有人說金庸總愛吊人胃口,他的故事總給人一種意猶未盡之感,明明還有故事值得被續寫,他卻總是匆匆收尾,比如《神雕俠侶》的故事就是如此。
《神雕俠侶》末尾的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后,楊過夫婦雖然已經決定退隱江湖,但郭靖依舊要回到襄陽,繼續抗擊蒙古,而武林中即便沒了「神雕俠侶」,也依舊會有新的「后浪」出現,從《神雕俠侶》結束到《倚天屠龍記》開篇這段劇情也值得被展開細說,尤其是郭靖之死,應該要被交代清楚才是。
可金庸為何選擇一筆帶過?郭靖到底是怎麼死的?
一、群雄退場
《神雕俠侶》末尾的那場襄陽大戰固然精彩,卻并未讓讀者切實地感受到數萬大軍壓境的緊張感。
(郭靖、黃蓉劇照)
盡管書中有這樣的描述:「襄陽城便如裹在一片塵沙之中,蒙古大軍竟已合圍。
眾人見了這等聲勢,無不駭然。」
但當時襄陽守軍一方的陣容卻足以讓人安心,後來的神雕五絕除了楊過之外,都已在場,更有瑛姑、黃蓉、耶律齊這些準一流高手,這好歹是武俠故事,這幫武林高手必然會將蒙古大軍擊退。
再加上後來楊過帶著小龍女與神雕登場,勝利的天平就無限傾向襄陽守軍一方了,就不說楊過擊殺金輪法王和蒙哥大汗有多厲害了,光是那只神雕的操作就足以驚呆蒙古大軍。
比如這段描述:「只見西北方的蒙古兵翻翻滾滾,不住向兩旁散開,兩個人在刀山槍林中急驅而前,猶似大船破浪沖波而行。在那兩人之前卻是一頭大鳥,雙翅展開,激起一陣狂風,將射來的弩箭紛紛撥落。這頭大鳥猛鷙悍惡,凌厲無倫,正是楊過的神雕。」
連弩箭也能扇落,這神雕為何「神雕」,此時有了答案,它著實是天生神力。
(楊過劇照)
不過這也是郭靖打過最富裕的一場仗了,正如前文所言,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后,楊過夫婦就攜手神雕退隱江湖了,而當年站在他身邊的黃藥師、一燈大師、周伯通也都年事已高,怕是時日無多,他多半也不好意思拉著幾位老人家一同守城,能夠與他一同守城的,也就只有他的家人們了。
很明顯,這樣的陣容是不足以抵擋蒙古大軍的下一次進攻的,如果你是郭靖,你會做些什麼?
二、廣收門人
其實郭靖夫婦不是沒有想過守衛襄陽的結果的,哪怕是看起來有些愚笨的郭靖也早已洞察到了自己的結局,多半會是以身殉城,但他已做好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準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