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樂觀開朗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郁郁寡歡。
經過心理咨詢師蒼鷺的10次咨詢,他最終獲得了重生。
這就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講述的故事。
心理學家李松蔚說:
「這本書看起來像童話,其實具有可怕的專業度!」
蛤蟆為什麼會抑郁呢?正是由于他長期遭受家人及朋友的指責和批評。
最深的傷害往往不是來自陌生人,而是來自最親近的人。
古人云: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你的善意,藏在你的嘴里。
朋友之間,心直但不能口快
河鼠、鼴鼠、獾和蛤蟆都是好朋友。
河鼠能干熱心,曾在暴風雪中救下迷路的鼴鼠,鼴鼠感激不盡。
但是河鼠老愛揭人傷疤,而且吹毛求疵,鼴鼠感覺總活在河鼠的影子里,沒法做自己,因此悶悶不樂。
河鼠也是蛤蟆的救命恩人。蛤蟆從監獄逃亡,被人追捕,掉進河里差點兒淹死,河鼠出手相救。
幾月未見,蛤蟆大喜過望,準備一吐為快。河鼠卻潑了一盆冷水,指責他吹牛、寒磣、邋遢、丟人現眼。
好不容易講了自己的歷險記,河鼠又是當頭一棒:「你沒看見你都變成個十足的混蛋了嗎?」
莊園被黃鼠狼霸占,蛤蟆怒不可遏,沖過去要奪回自己的家。結果慘遭黃鼠狼的武力攻擊,沉了船,腦袋差點兒中彈。
迎接他的是,河鼠大罵「討人嫌」,以及獾的雪上加霜:
「蛤蟆,你這討人厭的壞東西,你不覺得害臊嗎?想想你犯的事兒,你父親要是活著會怎麼說你!」
獾對蛤蟆經常大發雷霆,當眾羞辱。
蛤蟆衣著光鮮,獾說他奇裝異服,沒有哪個自尊自愛的動物會愿意跟他站在一起。
在一次嚴重的交通事故后,蛤蟆正傷心難過,獾帶著好友過來,劈頭蓋臉地道德譴責。
蛤蟆痛哭流涕地懺悔,還被要求公開悔過。
幾位好友的善意毋庸置疑。他們幫蛤蟆搶回莊園,督促他去做心理咨詢,而且獾幫他付費。他們陪伴他,安慰他。
但是,心直口快卻像一把鋒利的刀一次次切割蛤蟆的心。
涂磊曾說:「如果你的直,傷害到別人,你的直有時候也就不直了。」
魯迅曾講過一個故事。
一家人生了一個男孩,滿月時喜滋滋地抱給客人看,想討一點彩頭。
大家都說,這孩子將來要升官、發財等。有人卻說:「這孩子將來要死」,因此招來一頓痛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