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最近幾年什麼類型的劇,下滑地令人心痛?
有人說是諜戰劇,前些年,憑借燒腦的劇情和精彩的表演,諜戰劇爆款不斷,出圈不止。這兩年,卻明顯沉寂了許多。偶有《叛逆者》這樣的佳作,也比不上《風箏》《潛伏》曾經的高度。
有人說是歷史劇,我國歷史劇向來有出「經典」的傳統, 9分以上的劇,很多都是歷史正劇類型。但這兩年稱得上驚喜的,只有一部湖南衛視在播的《天下長河》。
還有人會想起情景喜劇,甚至是刑偵警匪劇……
其實,這些劇雖然遇到暫時的瓶頸,但底子厚,創作力還在,受眾也不缺,要反彈并不難。
真正最令人痛惜的,其實是一個亞類型——大女主劇。
就在幾年前,她還是國產劇絕對的熱門。
從《甄嬛傳》開始,這種以一位女性角色為故事核心的劇集類型,一度風靡一時,成了國劇的爆款收割機。
《楚喬傳》《羋月傳》《如懿傳》等劇,在為一個個女性做傳的同時,也不斷為大女主劇的熱度加把火。
對于行業來說,大女主劇雖然投資比較大,但受眾廣泛,一旦成為爆款,盈利空間相當大。對于一線女星們來說,大女主劇更是夢寐以求的類型。
但你發現沒,這種類型已經默默從熒幕爆款類型消失很久了。
究其原因,至少有三點:
其一,過度泛濫的套路。
這幾年的大女主劇其實不少,85花人手幾部,《扶搖》《燕云台》《有翡》《斛珠夫人》。
可是故事都大同小異,無非是女主出身寒微其實天賦異稟,經歷撕心虐戀或壞人陷害,最后成大器。工業糖精成分越來越多,內容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
套路用多了觀眾就不買賬了。
其二,明顯下滑的質量。
當年大女主能成功,也不光是靠套路,鄭曉龍、丁黑等國內一流導演加上孫儷、周迅這樣的演技派女星,品質再差也有底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