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2天全網熱度第一,趙麗穎這劇,改寫了2022大女主劇的天花板

古月 2023/02/27 檢舉 我要評論

在國內,最近幾年什麼類型的劇,下滑地令人心痛?

有人說是諜戰劇,前些年,憑借燒腦的劇情和精彩的表演,諜戰劇爆款不斷,出圈不止。這兩年,卻明顯沉寂了許多。偶有《叛逆者》這樣的佳作,也比不上《風箏》《潛伏》曾經的高度。

有人說是歷史劇,我國歷史劇向來有出「經典」的傳統, 9分以上的劇,很多都是歷史正劇類型。但這兩年稱得上驚喜的,只有一部湖南衛視在播的《天下長河》。

還有人會想起情景喜劇,甚至是刑偵警匪劇……

其實,這些劇雖然遇到暫時的瓶頸,但底子厚,創作力還在,受眾也不缺,要反彈并不難。

真正最令人痛惜的,其實是一個亞類型——大女主劇。

就在幾年前,她還是國產劇絕對的熱門。

從《甄嬛傳》開始,這種以一位女性角色為故事核心的劇集類型,一度風靡一時,成了國劇的爆款收割機。

《楚喬傳》《羋月傳》《如懿傳》等劇,在為一個個女性做傳的同時,也不斷為大女主劇的熱度加把火。

對于行業來說,大女主劇雖然投資比較大,但受眾廣泛,一旦成為爆款,盈利空間相當大。對于一線女星們來說,大女主劇更是夢寐以求的類型。

但你發現沒,這種類型已經默默從熒幕爆款類型消失很久了。

究其原因,至少有三點:

其一,過度泛濫的套路。

這幾年的大女主劇其實不少,85花人手幾部,《扶搖》《燕云台》《有翡》《斛珠夫人》。

可是故事都大同小異,無非是女主出身寒微其實天賦異稟,經歷撕心虐戀或壞人陷害,最后成大器。工業糖精成分越來越多,內容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

套路用多了觀眾就不買賬了。

其二,明顯下滑的質量。

當年大女主能成功,也不光是靠套路,鄭曉龍、丁黑等國內一流導演加上孫儷、周迅這樣的演技派女星,品質再差也有底線。

而隨著大女主劇一哄而上,調色全靠濾鏡,形象全靠磨皮,也讓這些大女主劇,質量迅速下滑。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三,角色塑造的薄弱。

雖然大女主劇主角咖位越來越大,但卻理解不了女性所面對的真實困境。

打動不了女性觀眾的大女主劇當然逐漸被市場淘汰了。

不過,在大女主劇日漸式微的今天,一部最新播出的大女主闖劇,卻為大女主劇闖出了一條路——

《風吹半夏》。

這部趙麗穎領銜的時代群像闖劇剛在電視台播出兩天,已經拿到了同檔期全國衛視收視第二的成績,同時連續兩天拿下了全網熱度第一。

人民文娛發文稱贊其是「大處著筆,細節寫詩」。

這麼牛?一開始,聽說該劇是商戰劇和年代劇的類型后,還以為是一部沉悶的國產劇。但在網上一口氣追完前六集,沒想到,最終卻看了一部既歡樂不斷,又[高·潮]迭起的大女主爽劇。

再加上王勁松、劉威等10多位好演員,戲骨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曾陷入荼蘼的大女主劇口碑反轉,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但以大女主劇起家的趙麗穎,真能帶領這個類型乘風再起,重新打開這個類型的天花板?

可以肯定的是,風一起,大女主劇的命運,已經被改寫了。

一、大女主劇突破套路很難,本劇卻用一場「喝大酒」的戲,成功破題

半夏,是一味中藥,也是故事女主的名字,很明顯,這是一部圍繞女主許半夏白手起家奮斗崛起的時代商戰大劇。

但這幾年的大女主劇,經常落入「雌競」、「宮斗」、「偽大女主」的窠臼。

如何打破窠臼,沖出過往大女主劇的套路?

看完開場,我就感到這部劇對味了,觀眾真正想看的「大女主」,就是要靠自己的實力和努力打開局面啊!

故事開場,首先是一段倒敘——

1996年,趙麗穎飾演的許半夏開車載著剛刑滿出獄的童驍騎,隨著90年代歌壇巨星童安格《忘不了》的歌聲,「為何一轉眼 時光飛逝如電 看不清的歲月 抹不去的從前」,汽車行駛在盤山公路上,

最后在一個地下車庫停下,趙麗穎用沾了水的柚子葉掃遍童驍騎全身,給他去晦氣。

回到賓館洗澡,蓮蓬頭中噴灑出的熱水,讓童驍騎回憶起了1991年那一夜暴雨,他和許半夏的初次相遇……

當年許半夏是一個廢品收購站的老闆,一個下雨的夜晚,童驍騎帶著偷來的井蓋來賣錢,想救自己急等著手術費的媽媽,三百多塊錢當年不是小數目,半夏先是借給他一點錢,又跟他一起把井蓋蓋回去了。

接著鋼三角合伙賣邊角料,將賺到的第一桶金拿去給他付了母親的醫藥費,得知童驍騎被車隊開除后,直接帶他入伙,「鋼三角」成軍了。

接下來許半夏親眼目睹渣男王全出軌,爆發之后反被家暴,

童驍騎趕來救人,在打斗過程中重傷渣男要害,結果被判五年,這才有了五年后的接人去晦氣。

故事過去10分鐘,一個時空穿插的開場,已經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但真正的好戲,才剛開始。

曾經的廢品收購站,已經變成一個廢品回收公司,現在公司的經營重點,是賣廢鋼。

下一個鏡頭,身著摩登的襯衫加西裝,烈焰紅唇+小墨鏡的時尚潮人「款姐」,就帶著公司的新副總+專職司機童驍騎來到了本屆鋼鐵交易會的賓館,開始挨家挨戶敲門送禮,一看趙麗穎那略帶夸張和諂媚的大笑臉,一個正向上爬坡的款姐形象就出來了。

送禮只是前奏,鋼鐵交易會真正的重頭戲,顯然在接下來的——晚宴。

必須說干企業出身的小說原作者阿耐實在太懂行了。

混過鋼鐵業的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鋼鐵行業的生意,首先要在酒桌上談,喝酒爽快不爽快,實在不實在,是第一印象的金標準。

台上領導發表振奮人心的講話,接下來的晚宴觥籌交錯,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一場酒喝下來,本劇的主要角色出來了一大半,劉威飾演的伍建設,為人沉穩老練又帶著一股子江湖氣,是鋼鐵行業中民營企業的老大。

任重飾演的馮遇,花心又厚道。是這群人中半夏唯一信得過的人。

馮嘉怡飾演的裘畢正,渾身透著滑頭。

這一頓酒,喝出了大買賣。

伍建設表示,自己在北方有路子,可以從北邊運5萬噸鋼材回來,但這錢不能自己都賺了,要帶著大家一起賺錢。

北方是哪里?當然不是中國的東北。但利大,風險也大。

接下來幾個人的眼神交錯太有意思了,生意人的精明和算計都在那整整一秒鐘的靜止里——干還是不干?

幾個人中實力最弱的許半夏反倒成了最積極的那個,伍建設說分她5000噸,她把自己的杯子倒滿一飲而盡——「1萬5千噸,您可答應了!」

但下一個問題馬上就來了——鋼要是弄回來,賣給誰?

裘畢正一拍大腿——「賣給假洋人啊」。

假洋人是誰?任職于外資企業的趙壘(李光潔飾)。

下一秒,趙壘出場,頓時被整個酒宴上的人爭搶,陸建設說得把人搶過來。

說時遲那時快,半夏應聲而起,直接沖到對面桌幫趙壘擋酒,然后一個「5萬噸」,就把他拉到自己這桌談起鋼鐵生意。

說到興頭上,又把一尊酒一飲而盡,喝完直接躺倒。

不但為生意伙伴拉來了大買家,還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這場戲,可太妙了。

首先是全劇的主要配角幾乎都粉墨登場,而且,身份地位、性格、利益糾葛等等,一場酒就喝出來了。

其次是喝出了許半夏的人物性格。

許半夏在這個行業中,可以說是白手起家,沒有雄厚的資金,也沒有什麼人脈資源,她有的,是洞察人心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場大酒就能看出她將所有人物關系理地清清楚楚,誰是帶自己玩的老大、誰是有軟肋的「哥哥」,誰是可以談判的對象,她游刃有余將僅有的資源進行交換才會有後來的地位。

酒宴上她張口就要一萬五千噸,進價350一噸,光買鋼的錢,至少需要500多萬,而許半夏公司的賬上只有一百多萬,剩余的400萬全靠借。

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大膽而果斷,擁有那個年代的闖勁、背水一戰的勇氣、女人能頂半邊天的豪情、腳踏實地苦干的精神。

也只有這樣性格的人才能在那個時代成為弄潮兒。

而接下來半夏如何周旋于大型國企、外企、私營企業之間,從一個收廢鋼鐵的女生成長為鋼鐵行業女霸總,就是《風吹半夏》這個故事的核心。

再次是鋪墊了半夏和趙壘勢均力敵的感情線。

很多人都覺得是感情線毀掉了大女主劇。

其實不是。一味的傻白甜和瑪麗蘇的感情線才會。

有人會覺得《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中九姑娘和劉醒的感情戲毀劇嗎?不會把。

而《風吹半夏》從故事一開場就讓兩人的感情線,與創業主線并行。

兩人從商業合作到惺惺相惜,再到「雙項」奔赴。這是生意人獨有的理性的浪漫。

許多大女主劇的開場,都忙著為男女主營造一場浪漫的相遇,但《風吹半夏》卻不同,它用「喝大酒」這個很新穎的角度,一下切入主題,不但埋下關鍵懸念,一個敢闖敢拼的大女主形象,一開場就立起來了。

二、故事反套路、反狗血,趙麗穎演技脫胎換骨,大女主的范兒,起來了

毫無疑問,這部劇的成敗所系,趙麗穎。

整部劇說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白手起家的許半夏帶著「鋼三角」一起披荊斬棘,在強者云集的鋼鐵行業中闖出一片天地的故事。

這個角色成了,劇就成了。

但如何塑造出一個真正的大女主?

故事一開場,就讓女主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借大錢。

前四集,半夏第一集在捉奸、喝酒,后三集全在借錢,被網友戲稱「創業與無緣,全靠我借錢」。

要借多少?起碼400萬。

她首先想到了生意伙伴裘畢正。

他請半夏查自己公司的賬,其實是懷疑手下的副總郭啟東手腳不干凈。

半夏派出鋼三角跟蹤+[偷.拍],發現郭啟東果然在外面開了另外的廠子,正在對裘畢正拋魚餌的時候,

郭啟東一腳踹開門進來了。

面對咄咄逼人的郭啟東,半夏絲毫不虛。淡定地瞅他一眼,反客為主。

裘畢正沖突中直接打了郭的臉。郭剛要反擊,就被童驍騎給摁住了,半夏順勢找他借了一百萬,臨了童驍騎還對裘畢正放了一句話,「打人別打臉,對付這種人,我有辦法」。

第二輪借錢對準家人里。

短兵相接,各懷心思。

一個化骨綿掌,借力打力。談判,就是試探底牌的角力。

最后王勁松飾演的老爹和后媽商議許久后,拿到了五十萬,換回一張抵押房產的借條。

錢借到了,還有第二件大事:建堆廠,建碼頭。

半夏要把事業做大,就要有自己的堆廠和碼頭,但看中了泥涂村的地,卻遇到村民坐地起價。

關鍵時刻,「鋼三角」的另兩位碰撞出一記邪招——「如果灘涂污染了呢。」

童驍騎立馬行動,找了在監獄里結識的鐵哥們兒,運了一船廢油過來,趁漁民們還在熟睡,把廢油傾覆在了灘涂上。

這一段戲其實只有幾分鐘,但傅東育的鏡頭張力拉滿,一面是許半夏和趙壘平靜的談判,趙壘提出條件——錢可以借,合作可以談,但必須讓他看到堆廠。

要看堆廠,就得先拿下地。

另一面是令人心驚肉跳的夜間行動。

當廢油開始不受控制的流向大海,那片暈染開的黑色,充滿了電影質感,結合配樂跟一群人的撕扯奔跑,緊張感不熟動作片。

灘涂被污染,村長終于答應把灘涂租給半夏,但村民們的崩潰和一個老太太顫顫巍巍留下的一句話埋下了鋼三角分裂的種子:「干這事的人,不得往生」。

萬事俱備,第三件大事,就是去北方。

沖著5萬噸鋼去俄羅斯的伍建設一行人,很快發現自己被對方空手套白狼,一群人集體回國,剩下半夏頂著被趙壘追債的壓力,一個人留在俄羅斯尋找找騙子,尋找渠道。

很明顯,正是這一留,徹底改變了接下來的戰局,從劇情發展看,半夏不僅抓到了騙子,要回了錢,還獨自打通了這條至關重要的的北方進貨渠道,陸建設他們,就在這里被她反超了。

過去追捧一部劇,常常會說它拍出了「電影感」。精美的畫面、炸裂的場面、燒錢的特效。

《風吹半夏》并非如此。它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種「戲劇感」。

用劇情和角色拉滿張力、營造懸念。

接下來四面楚歌的半夏,將要怎樣破開這個局?又如何絕境逢生?

劇透到此,剩下的留給大家自己看。

只能說,效果出奇的好。

觀眾不太熟悉的鋼鐵行業,和人物命運結合起來,小事和大事緩緩嵌套,困難一個接一個襲來,不僅讓觀眾流連忘返。一個大女角的性格也更加豐富了起來。

《風吹半夏》是趙麗穎在《幸福到萬家》之后,再一次出演現實題材的作品。在趙麗穎目前為止演過的大女主角色中,無疑這次的演繹是最為豐滿、立體的,也是最為個性獨特的。

首先,她著重突出了一個「敢」字。

劇組根據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為趙麗穎打造了180套造型。

劇中她一改甜美風,一頭蓬松卷發,夸張的大耳飾,配上大紅唇,突出的不是美艷,而是敢做敢想的大女主形象。

許半夏是天生的商人性格,她不恐懼風險,反而從中獲得刺激。

劇中她像獵鷹一樣抓住每一個發家致富的機會,一察覺到商機就目光灼灼盯著對方,而且說話好聽,辦事靠譜,在酒場上絲毫不遜大老爺們。

趙麗穎演出了角色為了談攏生意,一口悶一斤白酒的那股爽勁兒。

但要在那年頭白手起家,光靠敢還不行,必須要八面玲瓏。

許半夏參加一個交易會,準備好了所有與會者的禮物。

哪怕喝得大醉也能一秒切換好語氣,對所有人抱以諂媚的的微笑。談判又準又狠。

我相信這樣的女子能在商場闖出一片天。

但半夏又是個可愛的女子。

醉酒之后,趙磊給她打電話,她接了電話先是粗聲粗氣一句,聽到是趙總電話立馬坐起來聲音也夾起來,然后坐不住又趴下,對方夸了她一句「實在」,把她膈應半天。

因為在許半夏看來,這就是罵人,我許半夏怎麼可能成了別人眼中的老實人。

但趙麗穎演得最好的地方,是在劍拔弩張的商場斗爭中,透露出的「帶有缺憾的愛意」,讓許半夏的形象更為真實立體。

故事開場童驍騎來拍門賣井蓋,她第一反應是防備警惕,直到對方說出母親生病住院了,急需要錢,她頓時生了惻隱之心。

這背后是童對母親的真情觸動了許半夏,讓她想起了她早早離世從未謀面的媽媽。

半夏這個人物面對的是出生就去世的母親,不疼愛自己的父親,出軌的丈夫,和展露在她面前極盡勢利的世界。

所以許半夏的眼睛里,一面是野心勃勃,一面是傷痕累累。

趙麗穎的演繹,讓觀眾看到,溫柔與強勢,也可以共存。

這也是如今的大女主,在感情戲中所缺失的。

演出殺氣不難,難的是演員和角色達成共振,演出有底蘊、有厚度、有人性的美。

趙麗穎一開始就做到了。

三、劉威發揮穩健,王勁松再度「變臉」,戲骨飆戲場面張力十足

當然光靠趙麗穎一個人不夠,《風吹半夏》除了是大女主劇,也是群像闖劇。

好不好看,能不能抓住觀眾的心,還是要看其制作班底。

劇集改編自阿耐小說,同樣改編自她的小說的《歡樂頌》和《大江大河》都成功了。

兩部一個是女性題材,一個是企業家題材。

這次是合二為一。

而且阿耐是干企業出身,故事的真實底蘊才那麼絕。

原著小說沒話說,劇集的主要編劇又是張挺。

看過他編劇導演的《天下長河》,就知道這是個有情懷又擅長寫人的編劇,這組合太絕了。

最后是導演傅東育。

代表作《破冰行動》《冰雨火》。

特點是在作品完成度極高。人物塑造、故事情節、影像制作幾乎沒有短板,而且風格非常硬朗,他拍《風吹半夏》肯定也軟不了。

除了神仙幕后,劇集還匯聚了如今國劇市場上演技最好的一波戲骨演員。

許多大女主劇中,配角總是千篇一律的。

女性配角不是心狠手辣就是嘴臉惡毒,男性配角則往往是大女主前進路上的工具人。

而本劇中的角色卻個個個性十足,戲骨在劇中的飆戲場景,讓人印象深刻,也是劇集最大的看點之一。

第一位值得一提的,王勁松當仁不讓。

過去大家看到他的臉即刻就會想起他那句——

但本劇中他飾演半夏的戲精渣爹,觀眾最擔心的是王勁松為了表演把頭髮擼禿。

從《底線》開始,觀眾才發現這位老戲骨是如此擅長飾演這種老實中混著狡猾的角色,與趙麗穎搭在一起,真有化學反應,看得是真快樂。

尤其是和半夏后母打配合,在醫院里裝病,騙女兒交出房產證那場戲,他把那種夾在女主和妻子中間左右為難,又時刻戲精上身演絕了。

王勁松特地給角色設計的動作,是一著急就薅頭髮,真的是頭髮都有戲。

但角色搞笑中又透出深情,一場父女倆車里的戲,王勁松半開玩笑半聊天,就把對女兒的情感表白了出來,明明是煽情的戲,經王勁松這麼一演,別有一番韻味,不傷感,而是多了幾分生活化的動人。

前六集劇中更戳人心的不是男女情感戲,而恰是女主和父親那種疏離卻又無法全然舍棄對方,糾結又溫情的情感,王勁松的演技太妙了。

第二位,是李光潔。

過去李光潔就是很多年代劇的寵兒,本劇他飾演兼具冷感理智和儒雅氣質的趙壘,這對李光潔簡直是手到拿來。

我最喜歡的是他和半夏的相遇戲,一開始被許半夏擋酒時還是疑惑不解的眼神,后面就越看越是暗流涌動,李光潔的眼睛里是有戲的。

第三位,是劉威。

這是劉威繼《幸福到萬家》后,今年第二次與趙麗穎合作。

他飾演的伍建設是生意場上的老手,也算是這圈人里的頭頭,說話辦事頗具領導風范,有種不怒自威的氣場,也有老派生意人的習性。

他自己以為帶著半夏玩兒,給她5000噸是施舍,所以遲遲不松口。

但到了國外發現被騙后他一整個人僵住,這些細節太傳神了。

我現在迫切想看這個角色虎落平陽的戲碼。

第四位,是黃澄澄。

之前他最經典的角色是《新世界》中「豪橫」的「小耳朵」,這次他扮演的陳宇宙,是許半夏的跟班,參謀,也是三個人中的和事佬。

演這個角色,黃澄澄突出一個「反差」感。

半夏給出獄的童驍騎弄了十多輛車,讓他搞個車隊,但堅

持不讓他用自己的獄友,兩人吵起來,陳宇宙過來勸和的戲,黃澄澄演得妙趣橫生。

但也是這個討喜的角色,在「倒油」那場戲中彷徨失措的樣子,賦予了這場戲最大的張力。

最后,我想說說歐豪。

從《左耳》開始,他的影視資源一直很優質。

很多人認為他只能演硬漢,其實今年開播的懸疑劇《膽小鬼》中,歐豪已經突破了「硬漢」的枷鎖。

本劇中的童驍騎,出場就是重情重義的漢子,坐過牢以后銳氣收斂了點,但并不代表要做慫蛋。

當獄友沒工作,即使半夏反對他也要把他們一起招過來組車隊。歐豪演出了角色的血性,墓地跪拜母親那段戲,又演得動情感人,這波小生中歐豪確實不是最有天分的,但卻是演技進步最大,走的最踏實的。

除了這四位,劇集中還有不少熟臉。

比如任重飾演的被老婆罵的躲桌子底下的馮遇。

馮嘉怡飾演的既防著郭啟東,又需要郭啟東的才干的裘畢正。

孫千飾演的富家大小姐,歐豪劇中的官配。

還有劉威葳、是安、尤靖茹、林鵬、郝平等,光能叫得上名字的知名演員,就有十五位之多。

好看的大女主劇絕不是女主的獨角戲,有這些優秀的演員才把劇真正撐起來了。

四、破局成功!《風吹半夏》另辟蹊徑,改寫了2022大女主劇天花板

過去的幾年,國劇苦大女主劇久矣。

觀眾害怕的并不是「大女主」這個類型,而是大女主劇漸漸走上了套路化,狗血化,掰開觀眾的嘴喂工業糖精的道路。

大女主劇日漸式微,也是主角們堅強獨立的外衣下,全都沒有逃過「女人用征服男人的方式征服世界」的瑪麗蘇套路。

這部《風吹半夏》的出現,算是給國產大女主劇打了個樣。

首先,它用創新的故事和視角,改變了大女主劇的套路和傳統。

不走瑪麗蘇,不搞宮斗雌競,女主出場就在搞事業。

當雙向奔赴變成雙項奔赴,男女主攜手共贏,過去的大女主劇才明白,觀眾喜歡的大女主,就要來真的。

二是年代感和真實感。

先說年代感。

劇集在當下時間線進展中不斷穿插回憶,還原出九十年代鋼鐵行業的樣貌,有觀眾質疑劇集90年代的氛圍不濃。

傅東育的確沒有刻意突出90年代的老物件,但他拍出了一個時代的氛圍。除了童安格、beyond們的港台金曲,劇集還拍出了八九十年代的火熱旺盛,變革與機會席卷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

所以女主的故事不僅是半夏的故事,某種程度上是那個年代的青年圖鑒。

再說真實。

劇集最敢的是直接把趙麗穎拍成了一個「胖子」,因為原著中女主的綽號就是胖子。

許半夏為了事業東奔西跑,不停在飯桌上應酬,喝酒熬夜也是常事,自怎麼可能刻意管理身材。

所以劇中趙麗穎是肉眼可見的有些歲月的痕跡,臉上的溝壑清晰可見,一睡覺臉上的肉堆成一堆,這樣才對得起胖子的綽號啊。

三是總算拍出了商戰感。

主創很巧妙地將商戰博弈放在幾個知根知底的角色身上,女主這群男人們是伙伴也是競爭對手,永遠都笑臉底下藏著計算與算計,才因此有了一絲智斗和宿命的氣息。

就目前來看,幾個角色立得很真。

博弈,這才剛剛開始。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劇集終于拍出了真正的大女主。

許半夏那種面貌好像獨屬于90年代。不管人生的路有多麼疲累,洗把臉精氣神就回來了。

這個萬事靠自己打拼的角色,可不是《我的前半生》中的女主,覺醒動機是丈夫出軌、失婚。

嘴上說著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上進。歸根結底,還是依靠金手指男主和閨蜜。

也不是《回家的誘惑》中被丈夫和閨蜜背叛,在富婆的幫助下逆襲歸來大殺四方。

而是讓人想起《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中的九姑娘,禁鴉片、殺日本鬼子、幫500名孩子逃出集中營......

每一步既走得驚心動魄,又贏得漂漂亮亮。

從頭到尾靠她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許半夏這個角色,狠是真的狠,「未來這個鋼廠,董事長,是我,法人,也得是我。」

面對一眾懷疑她能力的股東,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但有情義也是真的有情義, 「商人重利輕別離,但我不想做一個在商言商的商人」。

這個角色完全打破了過往女商人在觀眾心中的刻板印象,而深入了解女性面臨的困境,拔掉社會根深蒂固的成見,才是「大女主」劇存在的意義。

最打動我的是,《風吹半夏》這部女性創業劇,沒有糾結于俗套的愛恨情仇。

拼搏奮斗才是它的內核。

從90年代一路奮斗過來,世界變了,但人性沒有變,許半夏處事的邏輯沒有變。

她比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拼搏的意義。

無論什麼時代,這點都適用。所以她能勇立于時代的浪潮之上,闖蕩出一條自己的路。

我最喜歡鋼三角一起搞事業、暢想未來的樣子。

相比眼下太多的瑪麗蘇,這樣的畫面才真正詮釋了大女主真正的意義。

無論在哪個時代,女子們都有追求自己人生愿望的權利。

只要風繼續吹,就繼續沖吧。

生的半夏,有毒。熟的半夏,卻是藥。

從生到熟的奮斗人生,怎麼可能會不爽?

無論是趙麗穎本人還是她塑造的許半夏。

她們都是真正的「大女主」。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