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甄嬛傳》中究竟有多少愛與被愛?細數之后,最顯而易見的無非是甄嬛一生關于愛情的演繹。
所有人都認為,她此生最愛之人非果郡王莫屬,可事實如何?甄嬛在大結局時躺在床上做的夢足以說明了一切。
甄嬛先是與皇上在一起的你儂我儂,后是與果郡王在一起的私定終身。
從那日杏花微雨午后間在御花園巧遇皇上,就足以看得出皇上對甄嬛的心意。別人都是被太監抬到龍床上,甄嬛是被皇上抱去碎玉軒,最后寵幸之時是泡完湯泉被皇上手牽手帶去龍床上。
隔日皇上直接以民間新婚之俗為甄嬛重新操辦了婚禮,只因甄嬛提及了民間嫁娶的習俗。
皇上自從寵幸甄嬛后,對其他嬪妃所有的好,都不及甄嬛一半,即便是後來她誤穿純元皇后舊衣令龍顏大怒,皇上依舊不斷在冷眼相對的甄嬛面前找著台階,甚至有點卑微之感。
2
無奈甄嬛心性過高,非常介意自己被當了替身,更是對皇上的愛產生不信任之感,因而才請求出宮,與皇上不再相見。
如果甄嬛愛的沒有那麼徹底,大可以像沈眉莊那般對皇上不冷不熱,保全自己即可,可甄嬛并沒有。
甄嬛隨之去甘露寺修行,內心希望漸漸放下這段紅塵舊事。誰料果郡王的情深意濃又送上門來,開始甄嬛確實不敢多有非分之想。
誰料果郡王對甄嬛的愛,正如當初甄嬛愛皇上的一般,甚至比甄嬛還死心塌地。若不是因為甄嬛早就成為皇上的女人,果郡王一定會為自己爭取。
所以,甄嬛後來去了甘露寺之后,果郡王二話不說,直接將自己有的一切全部給了甄嬛,可謂是日日夜夜守護著甄嬛,即便有時候人不在身邊,心也在甄嬛身上。
換作任何人,都會被果郡王打動,他所給予的近乎于生命的盡頭,直至最后甄嬛再回宮時,果郡王依舊能夠為了甄嬛搭上自己的一切。
3
原本這對苦命鴛鴦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可命運就是喜歡捉弄人,總會添磚添瓦,讓人生不那麼如意。
換作旁人,可能在果郡王死之后,也就將計就計了。可甄嬛畢竟不是一般人,她既然選擇了,就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并且,她非常清楚皇上心里是有自己的。
果不其然,她和蘇培盛設計的凌云峰重逢,也正是皇上期盼已久的場景。皇上還為此做了準備,帶來了當初賜給甄嬛的簪子,甄嬛看到之后,怎能不知皇上心意。
就這樣,甄嬛順理成章,鋪墊好了與皇上之間的舊愛,并步步為營,
讓孩子成為龍種,甚至讓皇上產生了迫不及待迎她回宮的念想。
皇上表面上總會提到純元皇后,殊不知,經過多年與甄嬛在一起的相處,他早就對純元皇后失去了往日的依戀,反倒是對甄嬛愛的更深,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
4
臨死之前的皇上,對甄嬛說:「嬛嬛,你可以再叫朕一聲四郎嗎?」
甄嬛拒絕了,我們都誤以為這個結果就代表著甄嬛徹底對皇上沒有愛了。但是往后看,甄嬛如皇上所愿封了四阿哥為新帝,又把皇上和純元皇后葬在一起,可見甄嬛對皇上并非完全失去情誼。
所以結局時,已然成為太后的甄嬛走向自己的閨房,睡過去時,先夢到的是皇上,場景再現,淚水劃過,緊接著是與果郡王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一開始的愛,終究是給了皇上,果郡王是後來者居上。但甄嬛對皇上,由愛生恨,到最后依舊有恨,說明愛還在,否則有些結果,未必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愛本就是無法說清楚的一種情感,全在于兩情相悅之人的體驗,有情人未必能在一起,正所謂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皇上與甄嬛,大抵是如此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