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雍正一舉拿下年羹堯后,年貴妃便當啷入獄。在得知皇帝不過是利用自己并下藥讓自己終生不孕后,絕望自盡。
然而,歷史上的年氏真的這般凄慘嗎?
1711年,17歲的年氏被康熙指給四皇子胤禛為側福晉。年氏本是漢軍旗官宦年蝦齡的次女,性格溫柔,知書達理,正是對婚姻充滿憧憬的年紀。她時常在想象自己未來的夫君,會是一個怎樣年輕英俊的少年郎。
雖然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不可避免,但是為妻和為妾還是很不一樣的。她也沒有想過以后的夫君會守著自己一個人過一輩子,但是憑著父親的官位,自己怎麼也可以出嫁為正妻的。
不過,一切幻想都在圣旨到來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康熙居然將年氏指給了雍親王為側福晉。
說是皇子的側福晉,說白了也只是比賤妾地位稍微好點的貴妾。更何況在她入府前,雍親王已經有了一個正福晉,一個側福晉,另外還有格格等妾室若干,時年33歲的雍親王,妻妾、兒女成群。
關鍵是雍親王性格孤僻,為人剛愎自用,嚴肅刻板。相差了十幾歲的且性情不同的兩個人如何相處?年氏接到圣旨,郁郁寡歡了好些日子。可是,皇命不可違,抗旨不遵可是抄家大罪。
出嫁前,母親溫和地開導:「少年郎固然好,但是性子未定,老成之人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雍親王性格剛硬,你需溫婉柔順才能得他歡心。」
年遐齡對于康熙指婚的用意也弄不明白,他把女兒叫到跟前仔細地叮囑一番:「四爺的正福晉是朝中顯貴內大臣費揚古的嫡女,你入府需小心謹慎,不可與其爭鋒。
圣上將你指給四爺,就是希望為父與你兄長能成為四爺的助力。你兄長如今已是四川的巡撫,看樣子皇上還會重用他平定西藏等地。
四爺為人刻板不是好相處的人,你處處恭謹柔順,他挑不出來錯自然不會為難你。況且,為父看四爺也是個有城府之人,只怕志向高遠,不會在閨閣中費心,你恪守本分就是。」
從接受現實的那一刻起,年輕的年氏就調整好了心態,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她明白這種政治婚姻,是沒辦法顧全私人感情的。年氏一一點頭,收起全部的小女兒心思,嫁入雍親王府,成為他后院眾多女人中的一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