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吳淡如說過這樣一句話:
「家,是唯一一個不需要理由,也無論你變成什麼樣,都可以接納你的地方。」
家,是我們心的歸屬,是最溫暖的港灣。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有愛的家庭,不僅能讓身體得到依靠,也能讓心靈得到歇息。
家庭的幸福,不在于房子有多大、車子有多豪華,而在于夫妻間的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一個家庭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常低頭、多點頭、少搖頭。
常低頭
作家王文華曾在《回家》中寫道:家,既是溫暖的港灣,也可能是爭吵的源泉。
家人之間的彼此理解與關懷,是家成為能量之源的關鍵;而當每事必爭,不肯退讓時,家便淪為戰場。
心理咨詢師@木子分享過一個令人痛心的案例。
一對夫妻在咨詢過程中,短短十分鐘內因瑣碎事情爆發了20多次爭吵。
從家務分工,到接孩子的次數,探望彼此父母的次數,購買禮物的金額……
雙方越說越激動,完全不愿意退讓。
即便木子多次試圖讓他們停止爭吵,而雙方依舊劍拔弩張,沉浸在憤怒的情緒中。
最終,咨詢不得不中斷。
木子感嘆道:「并非誰的生活都糟糕到無法挽救,最糟糕的是兩個最親密的人都像刺猬,誰也不愿意拔掉身上的刺去靠近對方。」
家庭不是戰場,無須分勝負。
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低頭,相互包容和退讓,是讓家庭關系保持溫暖的秘訣。
在紀錄片《幸福定格》中,李教授與丈夫攜手走過30多年風雨,是很多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但他們也有過艱難時刻,孩子年幼、父母生病、工作困境……那段時間,兩人常常為瑣事爭吵。
在一次激烈爭吵中,李教授的丈夫失控地摔了一個凳子。
李教授震驚之余,沒有選擇與丈夫硬碰硬,而是輕聲問道:「你剛剛那0.1秒的憤怒和失控,并不是在對我生氣,只是在尋求我的幫助,對嗎?」
這番話如同一縷清風,瞬間化解了丈夫的怒火。
事后,李教授告訴丈夫:「每個人都會有失控的時刻,這次我讓著你,下次你讓著我,我們互相理解和包容。
」
經營家庭的秘訣,也許就是在瑣碎的日常中學會低頭的智慧。
著名投資家芒格經歷過兩段婚姻。
在第一段婚姻中,由于雙方爭吵不休、互不相讓,最終只能以失婚收場。
而在第二段婚姻里,他和妻子南希彼此包容、相互退讓,生活得和諧美滿。
當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發生改變時,家庭的幸福指數也隨之提升。
老舍有一句話說得好:婚姻是門妥協的藝術。
妥協意味著為愛情而低頭、因珍惜而讓步。
減少面紅耳赤的爭吵,多一些包容和體諒,才能讓家庭這艘小船,在風雨中穩健前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