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戰隊帶孩子在永壽宮開茶話會,甄嬛無意間說了句:皇后殺了皇后,勾起端妃對當年純元入府的回憶。
端妃說:當年皇上還是王爺,宜修又是庶女,所以先封為側福晉,只待生下皇子便可封為福晉,直到那一日,純元皇后奉旨入府,陪伴初有孕的妹妹,誰知在王府遇上了皇上,皇上竟然對她一見鐘情,立即懇請太后封她為福晉。
最初看到這段時,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一向理性又已成婚的四大爺,怎就對一個素未謀面的女子一見鐘情,入府后還一直專寵,非要冊封為福晉,有點不太符合常理。
可當我看到果郡王對甄嬛的專情后,我突然就理解了當年四大爺對純元的感情。
我們首先盤點一下,果郡王與甄嬛的最初幾次相遇。
第一次:倚梅園中,清純少女甄嬛穿著白色斗篷,對著梅花吟詩:「愿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當真是非常美妙的場景。
第二次:在圓明園中,甄嬛身穿華服,和流朱在河邊戲水,儼然一副可愛活潑妙齡少女的樣子,讓誰見了都會動心吧!
第三次:在溫宜生日宴上,甄嬛穿著華麗的舞蹈服,在大殿中跳舞,舞姿嫻熟優美,配上眉莊的琴聲和安陵容的歌聲,氛圍感十足。
說白了,像甄嬛這樣多才多藝又妙齡的女子,即使換做其他男子也同樣會被甄嬛吸引,也就是說如今日果郡王對甄嬛專情,猶如當年四大爺對純元的一見鐘情一樣。
01 吸引人的外貌和氣質
雖然純元一直活在人們的口述中,但很明顯顏值肯定非常高,畢竟和她相像的甄嬛和玉嬈都是以美貌著稱的。
除了美貌之外,作為嫡女的純元從小如甄嬛、眉莊、孟靜嫻一樣都是被精心培養的,不但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會跳驚鴻舞,可謂全能選手。
試問這樣優秀的大家閨秀,哪個男子看到會不愛呢?我想當年除了四大爺之外,大概純元如甄嬛般,愛慕者也不會少吧!
說到底不管是甄嬛之于果郡王亦或是純元至于四大爺,大抵不過都是一場「見色起意」而已,當然這場見色起意的背后更飽含深意。
02 被策劃的入府
宜修懷孕,純元盛裝入府看望有孕的妹妹,誰知四大爺對她一見鐘情,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呢?
首先作為妹妹的宜修都已經嫁人懷孕,為何作為姐姐的純元,還是嫡女卻一直未嫁呢?
其次如果單純的作為長姐來看望有孕的妹妹,又何必如此隆重穿著能封妃的衣服呢?
再次即使四大爺對純元一見鐘情,若純元不想嫁,這門婚事又為何那麼容易得就促成了。
只能說明純元的入府早就是被策劃好的,她的到來就是為了吸引四大爺,成為王府的嫡福晉。
而宜修作為庶出嫁入王府,只是一個馬前卒,看看四大爺是否是潛力股,若是潛力股,嫡女適時出現。
03 強強的聯合
可即使純元的入府是被策劃好的,若四大爺對她無意,還是要立宜修為福晉,那麼純元入府的計劃不就失敗了嗎?
但很明顯,并沒有如果,純元作為嫡女,從小本就是被悉心培養用來聯姻的,不管是外貌氣質,還是個人特長,都是按照當時權貴之家男子的審美來培養的。
純元和宜修之間本身也有著巨大的差異,猶如甄嬛和浣碧般,所以純元入四大爺府中,所有人包括純元自己都心知肚明,她的美貌氣質包括身份對四大爺有無窮的吸引力,福晉之位志在必得。
想到純元被策劃的入府,就有點能理解宜修對純元的恨意。
宜修苦熬幾年,好不容易有孕,可屬于她的福晉之位,卻被身為嫡女的長姐純元輕易獲得。
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到三歲,卻又離她而去,辛苦努力多年,最終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又怎會不恨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