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個平靜的夜晚,35歲的霍英東在一個空房間里來回踱步。
他正在做一個抉擇。
什麼抉擇?
她要娶「二房」。
一個「多財多億」的靚仔,娶個「二房」那不是探囊取物?
并不是。
他的髮妻呂燕妮跟隨他多年,如果貿然讓另一個女人進門,恐怕會傷了寶貝的心。
再加上霍英東深知母親秉性,她一定不會同意自己娶二老婆的。
霍英東雖不是一個媽寶男,但他一生唯獨聽母親的話。
這麼說吧,母親劉三就是霍英東人生的指路燈。
沒有劉三就沒有後來的霍英東。
所以,霍英東極其尊重這個老母親。
但是回過頭來,他又愛眼前這個女人。
思來想去,霍英東終于做出一個決定:跟三個女人攤牌!
沒想到,這一舉動竟導致此后幾十年,在霍家上演了一系列狗血的故事……
做霍英東的女人能得到什麼?
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每天與金錢為床褥的快感。
然而,想多了。
要嫁入霍家,首先要經歷重重阻礙。
其次還要賢良淑德一樣不落,否則遲早會被趕出家門。
最后還要得到家族話事人的首肯。
這個家族話事人表面上是霍英東,實際上是霍母劉三(在世時)。
霍英東和母親
說到這里,必須介紹一下這個撐起霍家半邊天的傳奇女人。
霍英東出生時家境貧寒,共有兄弟姐妹七人。
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平時跑跑運輸。
表面聽起來比打漁高大上,實際上也是個苦X活,在海上漂來漂去。
因此,霍英東六歲前沒有穿過鞋,當然穿了也沒用,一個浪打來全濕了。
在艱苦中成長,鍛造了霍英東堅韌的性格。
最關鍵的,還是因為霍英東有一個好娘。
霍英東爹因病去世之后,霍母劉三頂著壓力送霍英東去讀書。
因為戰亂,書讀不了,劉三又讓兒子去做生意和跑運輸。
後來香港逐漸穩定的時候,劉三又支持兒子往正在打仗的內陸運送物資,從而奠定了愛國商人的地位。
你看,讀書讓霍英東學會了用文化解決問題,還學會了英文;經商讓霍英東鍛煉了商業頭腦,而跑運輸又為日后積累了資源;還有愛國商人的標簽則是霍家幾十年來最大的價值。
由此可見,這個劉三不是凡人!
所以霍英東很聽她的話,即使在面對娶二房這樣的私人問題上,也需要得到母親的認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