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1995》的作者斯蒂芬·金曾透露:我花在這本書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書都多。
也正因如此,這本書每讀一次,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悟。
最開始我看這本書,看到的是肖申克監獄里的掙扎、麻木、信念與希望……
直到後來踏入職場,我才發現,職場也是一座無形的肖申克。
多少人被囚禁其中,像老布一樣按部就班地活著;多少人被職場體制化,喪失了獨立生存的能力……
書中有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任何一個你不喜歡又離不開的地方,任何一種你不喜歡又擺脫不了的生活,就是監獄。
肖申克的監獄,無處不在。
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要好好看看這本書。
讀懂了它,你才能掙脫工作的枷鎖,找到生活的信念與希望。
1
無論選擇什麼工作,都要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
在雜志上看到一個「駱駝效應」。
沙漠中,人們為了馴服駱駝幼崽,通常會將它拴在一個矮小的木樁上。
一開始,駱駝會拼命掙扎,哪怕四蹄磨出血,也不會停下來。
過了一段時間,駱駝發現再怎麼左突右沖也掙脫不出木樁,就會逐漸接受被囚的命運。
此后,哪怕主人隨便把小木棍往地上一插,駱駝也會停靠在木棍附近,再也不會逃離。
看完這個故事,很多人會覺得這只駱駝傻。
但你仔細想一想,這只被禁錮在方寸之地的駱駝,是不是像極了身邊的你我。
明明被困在不喜歡的工作里,寧愿忍受,也不愿去改變;
明明不想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又無法克制自己的惰性,整日整日地蹉跎光陰。
可人生的苦難是守恒的,你在工作中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后在生活中就會付出多大的代價。
肖申克監獄里有一個圖書管理員叫老布,他在這里服刑了五十多年。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推著書去監獄里走幾圈,然后記錄下借書人的名字。
輕松安逸的日子,讓老布很滿足。
他把這份工作當成了自己的專職,從沒想過會離開肖申克。
直到有一天他被假釋出獄,老布才發現自己根本應對不了外面的快節奏和競爭。
滿大街來來往往的汽車,讓他覺得害怕;在超市工作因為慢吞吞的動作被罵,更是讓他覺得毫無尊嚴。
最終,在無所適從中,老布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刺激1995》有句話說得很對:
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