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沒必要做高低台?過來人表示:很后悔現在才做!做晚了!
其實就是廚房的櫥柜台面高度,以前的台面高度大致都是一樣的,看著比較整齊劃一。但因為這種設計并不利于人體工學原理,所以就有了台面高度錯落的設計。
說白了,就是烹飪的區域要低于水槽的區域。為啥這樣設計呢?因為我們在洗菜、切菜時,台面高的話,就不用我們彎腰駝背的在那洗。而烹飪區則需要時刻用勺或鏟子進行攪拌、翻炒,若設計得太高,胳膊長時間的抬著,就會感到酸痛。
所以,為了能更舒心的做飯,高低台的設計就顯得尤為科學合理了!
大概知道了高低台的理念,但具體又該如何設計呢?又能如何設計呢?這就需要結合廚房的結構來做出判斷!
1)L型廚房
L型廚房其實最好設計,也比較簡單直觀,就是在拐角的地方做成高低台。可以將水槽的地方抬高10公分,同一平面內還有切菜區。而灶台則在另一個較為低的台面上,這樣一個高低台就做好了!
其實你要是弄不好櫥柜台面高度具體該咋計算,不如看看這個公式:台面理想高度=身高/2+10公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出台面的高度,畢竟每天做飯的人是你,想必沒有人比你更適合決定台面高度了。
2)一字型廚房
常見的一字型廚房,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可以將水槽和切菜區臨近,且它們的高度保持一致,而灶台呢~則做一個單獨下沉的設計,這樣的話,也會形成一定的高低差。
3)U型廚房
這種U型廚房施展的空間就相對較大,所以它有兩種設計方案:
方案一:將兩側抬高,作為洗菜、切菜以及存儲的區域,而中間降低,作為烹飪區,這樣設計不浪費的同時,又能有效保證便捷度。
方案二:與方案一正好相反,將中間做成高台,作為洗菜、切菜區域,灶台則選擇較低的區域,這樣切完菜后,就可以直接轉身到烹飪區,很方便。
1)高低台的高度并不是隨便一個決定,當然也有科學依據,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公式一樣,要根據做飯人的身高來決定高低台的高度,二者的差在10公分左右就差不多了!
2)高低台一定要確保高的區域是什麼,低的區域又是用來做什麼,若是做反了,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只會讓身體更疲勞。
(圖侵刪)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