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合肥一中建校120周年大會,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露面」,已經百歲的他對著鏡頭髮表講話,思路清晰,精神矍鑠。
楊振寧生于安徽合肥,年少時因父親工作調動以及躲避戰亂等原因,在家鄉生活的時間不長。
在合肥一中還叫「廬州中學」時,楊振寧曾在那里就讀,雖然只有短短三個月時間,但楊振寧在視訊中表示,「合肥一中給我的印象是長久的、非常好的、值得懷念的記憶。」
楊振寧先生在外國生活了很長時間,然而,身邊好友都知道,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不時流露對祖國的深情。
多年好友葛墨林回憶,1980年,他們在國外學校參加活動,想要表演《黃河大合唱》,但認真唱起來,大家都想不起歌詞,唯獨楊振寧能夠寫出整首歌。
當時,楊先生解釋,「我出國前在西南聯大讀書,中國正在遭受侵略,環境的困苦與惡劣讓我終生難忘。」
在海外的時候,楊先生會接待、照顧國內的訪問團以及學者,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國內青年學者開辟國際交流訪問的途徑,提供經濟支持。
80年代,楊先生在美國華人圈募集經費,創立了中美教育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到美國開展訪問研究,擔任過復旦大學校長的楊福家、數學家王元等人都曾獲得該基金幫助。
募集經費對楊先生來說一點都不容易,他要放下科研工作,出席各種聚會跟政界、商界的人打交道,還得演講游說大家出錢,這不是他擅長的工作。
回國后,楊振寧先生多番關注教育事業,也蘊含了他對祖國科技騰飛的期盼。
楊先生活到百歲,他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生活過得特別簡單,在朋友口中,他連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懂,更不要說投資理財了。
90年代,楊振寧在香港擔任中文大學的博文教授,當時,因為母親患病,他特意買了一套房子方便老人家治療,母親去世后,他覺得房子沒有多大用處,就把它賣掉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