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數十載,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之中,生活悄無聲息的發生改變。出身于貧苦之中的少年,經過磨煉與打拼,終守家立業得以安度晚年。但也有人一生忙忙碌碌無所作為,對自己的人生很是抱歉。同樣都是謀事,為何會有如此天差地別,這其中另有真知。
國學大師南懷瑾就曾經說過,人生有「三個錯誤」不能犯,分別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這簡短的語句背后卻藏著人生的大智慧,是他總結前人經驗和自己親身躬行所得,而這究竟如何理解?這還需要我們平心靜氣細細去體悟。
德薄而位尊,不能服人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德行低下,脫口而出的盡是粗鄙之語,但卻位高,率領百官與眾人,這樣的人只能成得了一時,無法長久,因為始終會有人對其不服,終究要發生變亂。俗話常說「以德服人」,德行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以仁德之心待人,必定會收獲他人的認可與尊重,倘若只是花言巧語,唯利是圖,以一些歪道來制服他人,那終究也會害了自己。
被稱為西晉第一美男宰相的王衍,出生于名門望族,憑借著其家世和長相清俊受人賞識步入仕途,其官場之路可謂是平步青云,但是「人不可貌相」,被人傾慕的宰相其實唯利是圖,偷奸耍滑。為了能夠使家族獲益,多次任命自己的親族為官,作為率領百軍的大官,在戰敗之后反而推卸責任向敵軍求好,最終客死他鄉,死于非命,被后世所不恥。
天賦異稟之人,加之德行與修養,定能如虎添翼有所作為。但是只有才華空無品行,那在社會之中是無法立足的。「仁義禮智信」,儒家千百年來所世代傳唱的德行,至今仍然有許多頑劣之人未能明辨其中深意,放縱欲望,不知廉恥,自以為驕縱不可一世,其實反而是在害自己。「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倘若能夠及時反省迷途知返,那也能從頭來過!
智小而謀大,無法看清
「人心不足蛇吞象」,能力要與野心相匹配。人生在世,有夢想是好的,用滿腔熱血去踐行當初的約定是勇者所謂,但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