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修時,燈光照明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主燈, 還有射燈和筒燈作為輔助光源,為我們的家居營造出不同效果的氛圍。
但是,其實有很多人都沒搞清楚射燈和筒燈的區別。的確,從外觀來看,這兩種類型的燈都長得差不多, 裝修小白從外觀難以判斷,因此不免會被商家有意無意地誤導而買錯了燈,或者被電工師傅按錯了地方,最后導致裝修效果不好。
事實上,在選擇射燈和筒燈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 安裝位置、使用場景、裝修風格以及個人喜好等。
今天就從一位60歲,有著20多年經驗的電工師傅的總結中,從它們各自的優點和適用場景出發,來給裝修小白們說說該怎麼樣選擇射燈和筒燈。
▼▼▼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二者的區別。
射燈是一種聚光型燈具,能夠將光線集中投射到特定的區域, 突出強調某個元素或者空間,營造出濃郁的氛圍。在家庭裝修中,射燈常被用于照亮藝術品、墻壁裝飾或特定空間,以突出焦點,彰顯個性。
筒燈則是一種泛光型燈具,可以將光線均勻地分布在較大的范圍內, 適用于一般照明和基礎照明。與射燈不同,筒燈光線柔和、均勻,可以用在客廳、餐廳、臥室等場所。
搞清楚了區別,就要在具體選擇射燈和筒燈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安裝位置
射燈和筒燈的安裝位置需要根據房間的布局、裝修風格和個人喜好等因素來確定。
例如,在客廳的電視墻或沙發墻上安裝射燈可以突出重點,營造出舒適的氛圍。
通常, 射燈應安裝在離電視墻或沙發墻15cm-30cm的地方,以確保光線能夠均勻地照射到墻面上,不然過亮或者過暗都不能達到射燈的效果,看起來就會很難看。
離墻太近:會形成曝光過度、副光斑過重、燈光過高等情況。
離墻太遠:光斑打不到墻上從而失去了洗墻的意義。
此外,還應根據墻面上的裝飾物或畫作的位置來確定射燈的位置,以便能突出重點。一般來說, 燈與燈之間保持80cm-120cm的距離,就基本不會翻車。
筒燈由于光線更加柔和、均勻,能夠照亮較大的空間, 所以在過道或走廊安裝筒燈則可以提供基礎照明,使空間更加明亮。
一定程度上,如果不喜歡吸頂燈或者吊燈等等傳統燈具,就直接在一些區域用筒燈,讓它們能夠起到主照明的作用。
2、光束角的選擇
相比而言,射燈對于光束角的講究更多,因此這部分我只講一下射燈光束角選擇。
射燈的光束角是指射燈射出的光線所形成的角度范圍。 光束角越大,照明的范圍就越廣;光束角越小,照明的范圍就越集中。根據這個特點,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光束角的射燈。
①廣角光束角(36°光束角):廣角光束角的射燈通常適用于需要大面積照明的地方,如 洗墻、通道、玄關等。它能夠提供相對柔和均勻的照明,使整個空間看起來更加明亮、寬敞。
②中角光束角(24°光束角):中角光束角的射燈適用于突出某一特定區域,如 裝飾品或掛畫等。它能夠在保證足夠亮度的同時,將光線聚焦在特定物體上,凸顯其特色。
③窄角光束角(15°光束角):窄角光束角的射燈適用于需要重點突出的地方,如某個特定的 藝術品、擺件等。它能夠將光線集中在一個小范圍內,使被照物體更加明亮、突出。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改選哪一種光束角,那麼家用光束角選擇36°基本不會出錯。
3、色溫的選擇
這里要注意的是,色溫不是指顏色的溫度,而是衡量燈光顏色的一種單位,簡單地說, 色溫越高,光線的顏色越偏向藍色;色溫越低,光線的顏色越偏向紅色。
我們日常家居生活中,一般的燈具色溫會有三種, 3000k、3500k、4000k,還有6000K的,這個色溫在商場與寫字樓里用得比較多,家用比較少,畢竟誰都不想回家了還像在公司一樣的感覺吧。
3000k暖光:光線柔和昏黃,可以營造出 溫馨、舒適的氛圍,適合用于 臥室、書房等私人空間,能夠讓人感到放松和安心。
3500k中性光:介于3000k與4000k之間,如果你不知道選什麼,就選這個, 隨便用在哪個空間都不會太跳脫。
4000k自然光:接近自然光,可以帶來 清新、明亮的感覺,適合用于 客廳、餐廳等公共區域,能夠凸顯出空間的開闊感
這里我還是建議, 同一個空間的色溫值最好接近,色溫相差不超過500K,不然色溫差異過大,顯得家里光線雜亂不說,還容易造成視覺不適感。
4、功率的選擇
功率,說白了就是我們常說的瓦數。空間面積越大,燈的瓦數就要越大。
根據經驗,無論是筒燈還是射燈, 按照每平米配置3W的燈光就足夠了。打個比方,如果你家的客廳是20㎡,那麼就需要60W的燈光,在不算主燈照明的情況下,就需要10個6W的燈。
▼▼▼
當然,燈光的選擇還有個人喜好的問題,我這里只是說的一般情況,如果你不知道怎樣選筒燈或射燈,那麼就綜合考慮這說的這些因素, 選擇出適合自己的燈具,才能營造出舒適、美觀、實用的室內照明環境。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