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為榜首,眾人以你為首,你應該持身公正、以身作則,他們就不會言行失當,肆意詆毀一個姑娘。」
在柔嘉公主舉辦的簪花詩會上, 由于慕灼華沒有身份背景,又加上是一個女子,因此眾人都在奚落慕灼華。
但一旁的沈驚鴻卻沒有附和他們,可柔嘉公主到場以后, 卻偏偏點名道姓的訓斥了沈驚鴻一個人。
從表面上看,柔嘉公主是在維護慕灼華。 但大皇子永遠也想不到,這才是柔嘉公主對他最狠的算計。
柔嘉公主雖然表面上與世無爭, 但是她一直以來都覬覦皇位,她一直渴望能夠像曾祖母那樣成為一個名垂千古的女帝。
而最為出色的大皇子就是柔嘉公主最大的競爭者,因此柔嘉公主才會刻意針對沈驚鴻,以此算計大皇子,柔嘉公主的算計就藏著這三個細節當中。
(一)第一個細節
自從沈驚鴻進京趕考以來,他便在各種文人墨客舉辦的宴會上名聲大噪, 也成為了許多考生望塵莫及的存在。
會試還沒開始,眾人都已經料定了沈驚鴻一定能高中。 沈驚鴻的才華也讓大皇子另眼相待,在會試開始之前,大皇子就已經將沈驚鴻納入麾下了:
「好一個平生忠義志,雙鬢早驚秋,不愧是本宮看中的人。本宮就喜歡你的輕狂,比那些軟綿綿、無病[呻·吟]的強多了。」
大皇子對沈驚鴻的另眼相待,眾人也早已心知肚明。 而這一切早就在柔嘉公主的計劃中,所以柔嘉公主才會爽約:
「聽聞你今日浮云詩會,斗酒百篇,甚得本宮大皇弟歡心。」
柔嘉公主知道沈驚鴻的才華遲早會吸引到大皇子, 所以她才刻意不去浮云詩會,以此和沈驚鴻劃清界限。
但柔嘉公主廣開濟善堂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沈驚鴻出身寒門, 一路上全靠柔嘉公主的扶持才會走到現在,沈驚鴻的身世也不是秘密。
這其實就是柔嘉公主當眾斥責沈驚鴻的算計了,柔嘉公主是沈驚鴻的恩人。 按常理來說,沈驚鴻理應知恩圖報。
可柔嘉公主知道沈驚鴻待在自己身邊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只有把沈驚鴻送到大皇子身邊,讓沈驚鴻成為大皇子的左膀右臂才算得上是物盡其用。
這樣一來,無論大皇子有任何風吹草動,柔嘉公主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確切的消息,柔嘉公主也就能為大皇子量身定制各種圈套。
所以,柔嘉公主才會當著大皇子和眾人的面呵斥沈驚鴻, 以此證明自己并不看好沈驚鴻,并不想讓沈驚鴻為自己辦事。
如此,大皇子才能安心的將沈驚鴻納入麾下,沈驚鴻才能在暗中助柔嘉公主一臂之力。
(二)第二個細節
簪花詩會結束后,等到眾人都散去, 柔嘉公主特意和沈驚鴻解釋自己的苦衷:
「慕灼華以女子之身走進會試考場,與一眾男子爭一席之地,本就萬分艱難。今日本宮對她偏幫幾句,對你過多苛責,千萬莫怪。」
柔嘉公主的解釋看似沒有任何漏洞,似乎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慕灼華。 可柔嘉公主接下來的這句話卻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你對她今日詩會奪魁,作何感受?」
慕灼華在詩會上利用定王奪得魁首,讓在場的考生十分不齒, 但柔嘉公主卻十分喜歡慕灼華的這種無傷大雅的小心思。
柔嘉公主對沈驚鴻的詢問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慕灼華的喜愛, 柔嘉公主的這句話就是在暗示沈驚鴻要多多提點慕灼華。
憑借沈驚鴻的才華,一定能成為國家棟梁和大皇子的得力助手 。偏偏大皇子十分看不上慕灼華,柔嘉公主知道大皇子一定會給慕灼華使絆子。
所以柔嘉公主才會暗暗的提醒沈驚鴻一定要多幫助慕灼華, 讓慕灼華也能順利的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
而柔嘉公主之所以如此看重慕灼華, 一是為了算計大皇子,二是為了算計定王,讓我們接著往下分析。
慕灼華身為女子之所以可以考取功名,不僅是因為定王的請求皇上廣開恩科, 更是因為柔嘉公主的曾祖母是一位女帝。
柔嘉公主的曾祖母是唯一一位女帝,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女子才能入朝為官。 而柔嘉公主也一直把曾祖母視為偶像:
「若女兒不是公主,也真想以平民的身份試試這科舉之路。說不定,也能像曾祖母一樣一展抱負呢。」
柔嘉公主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試探皇上,柔嘉公主一直想登上皇位。在這條路上,最重要的就是皇上的態度。可皇上并不贊同柔嘉公主的想法:
「比起一展抱負,其實父皇更希望你能開心幸福。」
其實一直以來,皇上并不在乎女子的才能。 皇上之所以同意女子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也是因為這是定王用自己的軍功換取的恩典。
因此,柔嘉公主才會讓沈驚鴻幫助慕灼華入朝為官 。柔嘉公主此舉是為了讓皇上見識到慕灼華的才能,讓皇上明白女子絲毫不比男子遜色的道理。
柔嘉公主如果想成功登上皇位,皇上并不是唯一的阻礙, 朝中的大臣的意見也極為重要。
所以,柔嘉公主想趁皇上還在位的時候, 盡可能的讓更多的女子能夠入朝為官。這樣一來,柔嘉公主才能夠名正言順的成為第二個女帝。
這也是柔嘉公主廣開濟善堂的算計了,因為尋常人家即使再困難,也會傾盡全家之力讓男子讀書。 而通常來說,讀不了書的只有女子而已。
柔嘉公主讓慕灼華入朝為官不僅是為了算計大皇子,更是為了算計定王。
(三)第三個細節
柔嘉公主的曾祖母去世后,女子就沒有了入朝為官、改變命運的機會了。 直到定王向皇上求取恩典,女子才重新獲得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
定王的行為足以證明,他不像尋常人那樣歧視女子。 在定王心中,男女都是可以為朝廷做出貢獻的。
柔嘉公主當眾呵斥沈驚鴻,又極力維護慕灼華, 她的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定王,自己想法和他如出一轍。
柔嘉公主極力推崇慕灼華入朝為官,是因為她清楚定王對慕灼華的感情不一般。 定王常年征戰在外,身邊連一個女仆都沒有。
可自從定王回京以來,三番兩次的和慕灼華一起出現在宴會上。 而且,定王還在眾目睽睽之下,親自送慕灼華考試。
就連在深宮里的太后都察覺到了定王的不對勁:
「看來我們的定王,也是一個不能免俗之人。一個小姑娘,料她也掀不了風浪。保險起見,你好好盯著。」
更何況柔嘉公主是住在宮外,她的消息自然更加靈通。所以她才會讓沈驚鴻保護慕灼華, 只要柔嘉公主能夠拉攏慕灼華,那麼定王也會成為柔嘉公主的支持者。
不得不說,柔嘉公主的手段真的十分高明。 只用了短短幾句話,就反轉了對自己不利的局面。
大皇子永遠也想不到,柔嘉公主對自己的算計有多狠。 但是柔嘉公主之所以那麼喜歡慕灼華,并不只是因為慕灼華的才能,更是因為慕灼華的身世。
慕灼華原名叫慕琦,她的生母顧一笑是青樓女子。 從顧一笑的學識和醫術來看,可以斷定她的身份并不止是青樓女子那麼簡單。
顧一笑不僅知道還陽散,還有一身很好的醫術,而顧一笑的父親也曾經在太醫院當值。 只是由于家道中落,顧一笑才會淪為青樓女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定王說過這樣一番話:
「這個傅圣儒便是我母妃難產薨逝后,被抄家的太醫,那些其他受牽連的太醫,為何沒被抄家呢?」
傅圣儒當年是太醫之首,而且他曾經為了研究藥方也損耗了許多至仙果。 這就說明,傅圣儒極有可能是還陽散藥方的創立者。
而慕灼華的母親就是傅圣儒的女兒,在抄家的時候,顧一笑僥幸逃了出來。 而顧一笑自幼在父親的熏陶下耳濡目染,自然知道還陽散這個秘方。
太后也查過慕灼華的身世,但可惜的是一無所獲。 這是因為慕灼華只不過是慕琦的化名,太后自然查不到有用的東西。
但是柔嘉公主在江南待了五年, 她也親眼見過慕灼華,而且柔嘉公主也清楚地知道慕灼華的出生地:
「只是聽你的口音,是江南淮州人。」
柔嘉公主只需稍加打聽,便能知道慕灼華的真實身份。 顯而易見的是,太后和當年定王母妃難產脫不了干系。
所以唯一的知情人傅圣儒才會被匆匆滅口,而其他太醫才會幸免于難。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當年肯定還有別人知情。
對于柔嘉公主而言,太后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所以柔嘉公主讓慕灼華入朝為官, 極有可能是因為柔嘉公主查到了當年的真相,所以才想利用慕灼華扳倒太后。
即使柔嘉公主算計了再多,但是她幫扶貧困百姓,支持女子讀書都是善舉。柔嘉公主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讀書。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