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妃最后的時刻,她渴望著能夠見上一面皇帝,然而,皇帝卻遲遲沒有出現。蘇培盛因為某些原因不愿親手執行華妃的死刑,于是,甄嬛挺身而出。
甄嬛并沒有采取過多的行動,她僅僅是將歡宜香的真相告知了華妃。這一真相如同一把尖刀直刺華妃內心最后的防線,讓她的精神支柱徹底崩潰。在絕望和無助中,華妃做出了決絕的選擇,選擇了撞墻而死。
在華妃以及其他知情者看來,歡宜香成為皇帝對華妃最狠的算計。這種心理的煎熬和對未來的絕望,讓華妃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然而,大熊認為,真正最狠的算計并非來自歡宜香,而是隱藏在每月十六日的特殊待遇中。
每個月十六日,皇帝都親自探望華妃,這一日成為了華妃的專屬。在清朝后宮的規矩中,正宮皇后享有特殊的地位,而皇帝每月十六日親自陪伴華妃,是對她的額外嘉獎。這不僅是為了滿足年羹堯,更是向他傳遞一個信息:皇帝對華妃的特殊寵愛,是源于年羹堯的兄妹關系。
然而,華妃或許從未真正正視這份特殊寵愛的真正原因。她更愿意相信皇帝之所以對她如此優待,是因為太后的壓力導致了對皇后宜修的封閉。每月十五日的陪伴是出于祖制,而每月十六日的特殊寵愛,才是皇帝真正的心意。
皇帝將這份與眾不同的寵愛給予了華妃,希望年羹堯能夠理解他的期望。然而,華妃卻將這一寵愛看作是對她真愛的認可,從而變得越發驕縱,對其他人不屑一顧,甚至包括皇后在內。
皇帝深知將誰放在手心里就等于將她置于后宮眾矢之的。這種精明的皇帝顯然是故意為之。
每月十六日,皇帝都會固定前來陪伴華妃。他對華妃的種種寵愛和尊榮,并非出于真心,而是一場對她最狠的算計,遠比歡宜香更加狠毒。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