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爺去世,葬禮上一眾人為誰接位爭論不休。
慎貝勒力挺大姨子甄嬛說:請熹貴妃上位。
恒親王出言反對:熹貴妃本是有皇子之人,這儲位之事豈是她說了算?
慎貝勒接招:熹貴妃掌六宮大權,位同副后,自然可說。
甄嬛一臉傷心的回答:深宮婦人怎麼懂得,只是先帝在時,多番提起儲位之事,本宮一直不敢妄言,今日諸位親王都在,本宮只得據實相告。
話還沒說完,就被恒親王搶白:你別當我不曉得,立黃口小兒為國君,怎能服眾。
慎貝勒立馬幫腔:世祖六歲登基,圣祖八歲登基,天威所在,怎不能服眾?
恒親王不陰不陽接話:世祖有多爾袞,圣祖有鰲拜,你可別學錯了路。
正當慎貝勒被恒親王嗆的無法反駁時。
甄嬛開口道:本宮既然掌管六宮事宜,那諸位親王不得不聽完本宮說完這一句,先帝圣明,雖然喜愛六阿哥,卻也知主少國疑,一切以國事為重。
此時暫無話語權的四阿哥,只能神色凝重的等待結果的宣布,他的內心無比慌張。
終于甄嬛開始發話:先帝有親筆密旨,四阿哥弘歷,宜承繼大統。
且又將皇上親筆密旨,擱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后之事公之于眾。
四阿哥懸著的一顆心適才放下,他終于如愿以償。
其實從四阿哥在葬禮上的表情能看出,他對甄嬛信任并不深,即使甄嬛不止一次許諾過會推他上位。
說白了從始至終四阿哥之于甄嬛都是相互利用的關系。
而四阿哥最初也并沒選擇甄嬛。
四阿哥雖一直養在圓明園,不受皇上待見,可他卻一直在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皇后母儀天下卻膝下無子,本是四阿哥的第一選擇。
但極為看重出身的皇后并不看好聰明伶俐的四阿哥,反將希望寄托于智商和能力都一般的三阿哥身上。
四阿哥無奈,只好退而求其次轉投四大爺寵妃甄嬛的懷抱。
四阿哥的選擇本來沒錯,甄嬛作為潛力股在后宮的地位也在蒸蒸日上。
只可惜純元故衣事件,讓甄嬛和皇上產生嫌隙。
最終甄嬛單方面選擇失婚,出宮前往甘露寺。
甄嬛的出宮,讓四阿哥一度以為走錯了棋。
誰知情況來了反轉,甄嬛以四阿哥生母在宮外祈福之名以強勢回歸。
四阿哥知道自己的春天來了,急沖沖了跑到甄嬛面前上演了一出母子情深。
四阿哥熱淚盈眶:惠嬪娘娘告訴我,只要有額娘在,我就不再是沒有額娘的野孩子。
甄嬛也及時回應:有弘歷,額娘也不是孤身一人了。
就此,都是聰明人母子二人一拍即合,達成合作協議。
四阿哥和甄嬛有多少母子感情在,我相信有,卻并不多。
與其說兩人是母子,不如說兩人的關系更像是合作伙伴,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
沒有親情的連結,四阿哥不完全信任甄嬛,也無可厚非。
何況生在帝王家,即使親生母子又如何呢?
四大爺和太后之間的算計也并不少!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