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自詡「武俠迷」,那絕不可能沒聽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經典之作,金庸是憑借這十四部作品站上了武俠小說界的「武林之巔」。
金庸本人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就好比他筆下的「劍魔」獨孤求敗一般,那人是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未嘗一敗,而金庸則是縱橫文壇數十載難逢敵手。
不過金庸在文壇的地位原本還可以更高的,因為除了這十四部作品之外,他至少還可以寫出三部經典之作,甚至連故事框架都已經有了,奈何他卻早早封筆,讀者也只能通過他各部作品中的細節來腦補那三部作品的情節。
第一部沒能被寫出來的作品即是《天龍前傳》。
《天龍八部》的故事可謂蕩氣回腸,三位主角分別展開故事線,再到少室山大戰時匯到一點,三人結成兄弟,那場面誰看了不熱血沸騰?至于書中的更多細節,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就不在此展開細說了。
(天龍三兄弟劇照)
不過也正因為這部作品涉及的人物眾多,主線劇情跨越了數十年的時間,書中也有諸多謎題未被揭曉。
比如掃地僧的身份到底是誰?他為何會在四十三年前來到少林寺?他所用的那「無形氣墻」到底是什麼武功?為何連天龍四絕也遠非他的對手?
又如天山童姥在初遇虛竹時提到她與少林派的交情,說是:「我和他師父靈門大師平輩論交,玄慈怎麼不是小和尚?」
再加上段譽在瑯嬛福地中看到逍遙派有掠奪天下武功秘籍的野心,而其中就有少林派的《易筋經》是尚未奪得的狀態,莫不是童姥與靈門有過一次交手?
(童姥劇照)
還有最讓人好奇的便是蕭遠山的漢人師父,當年蕭遠山在雁門關大戰可謂是一戰封神,他力挫中原二十一位高手,將他們殺得只剩四人,他之所以沒有斬盡殺絕,正是因為他曾得漢人師父傳授武功,不過究竟是哪位高人能夠教出他這般高徒?
這些故事完全撐得起一部《天龍前傳》。
要不怎麼說《天龍八部》是經典中的經典呢?就因為這部作品不僅可以向前延伸,也可以向后延伸。
尤其是在新修版中,以《射雕英雄傳》為例,原著第十二回就提到了虛竹的大名,說是:「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后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