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這一生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失去親娘后能夠得到祖母的呵護和照顧,在大宅院充滿危機的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老太太仁慈善良,剛正不阿,是非分明,對明蘭小小年紀失去親娘給與庇護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對明蘭的呵護和關愛似乎過于用心,一般的長輩即便再寵溺孫輩,也難以像老太太一樣如此細致入微。送書讀、饋贈各類好東西,甚至請私教孔嬤嬤為她授課,還有為她建立府第、傳授管家之道,老太太的關懷幾乎超過了當初對華蘭的呵護。
然而,這并非偶然,而是老太太個人特殊的原因所致。
老太太是一個有主見有見識的人,她喜歡「不爭」的人,不喜歡費盡心機算計討要,而是心甘情愿的送。這一點從最初她決定收養孫女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當時寵妾滅妻的盛爹想將墨蘭養在老太太身邊,林小娘千方百計地為她討好,甚至讓小小年紀的墨蘭每天到老太太身邊請安伺候。然而,老太太沒有理會這番別有用心,堅決將孤苦無依的明蘭帶回了院子。
林小娘和墨蘭怎麼都想不明白這一點,卻在一場場后宅爭斗中敗北,最終害了自己。
在原著中,明蘭實際上是一個名叫姚依依的現代人,因為泥石流穿越到盛家,她的靈魂在一個幾歲孩童的身體里。由于衛小娘的一尸兩命以及后宅中的種種算計,姚依依對周圍的人和事持悲觀態度。
明蘭從進入壽安堂那一刻開始,就沒有主動開口要過任何東西,對老太太的一切也持悲觀態度。甚至省下零花錢買零食和老太太分享,也是為了讓老太太不覺得她是在「爭」。這種態度讓老太太對她更加喜愛。
人們心理都有一種傾向,越是強求,越是得不到。
如果不是真心實意,更是無從談起。
在孔嬤嬤教授禮儀規矩的過程中,墨蘭與如蘭因為爭著表現而打起了架。唯獨明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踏踏實實學習技能,連孔嬤嬤都夸她大智若愚。這樣的孫女,讓老太太歡喜不已,也讓我們為之動容。
明蘭通過不爭和努力,贏得了老太太的歡心。這種態度讓老太太看到了她的真實實力,愿意將畢生智慧傳授給她。幫助明蘭自己立院,學習管理后院事務,為她費心終身大事,一步一步把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子培養成一個是非分明,勇敢剛毅的賢內助。
這份不爭和努力,讓明蘭擁有了祖母、長柏和顧二叔這群真正為她好的人。
人生充滿曲折,充滿險阻,只有將自己不斷修煉好,才能一路走得順遂。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