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蘭帶著豐厚的嫁妝嫁給了貧苦的秀才,期望能與其幸福的生活。然而,現實卻讓她陷入了一片困頓,她的丈夫孫秀才不但花著她的錢財,享受她的精心照料,對她卻是百般責罵與欺凌。
淑蘭生活得像個默默受氣的包袱,不敢有一點點反抗,甚至私下里也沒有一點小小的反抗。她每天都像個老婦人一樣默默熬著日子。
孫秀才的繼室對此感慨萬分,看著淑蘭不禁贊嘆:「我家那個前兒媳,半夜還給婆婆送茶,三更時還給捶腿,簡直就像是將婆婆捧為皇后娘娘一樣伺候得無微不至。」
然而,淑蘭所受的百般嫌棄和磨難,卻成為她人生中的低谷,也是她迎接轉機的時刻。俗話說「否極泰來」,關鍵在于她是否能夠堅持走過這段低谷。
孫秀才對淑蘭之所以敢肆無忌憚,有著他能夠依仗的原因。
首先抓住丈母娘的心理:孫秀才知道他有著讀書人的身份,而這正是丈母娘李氏看中的地方。盛家不舍得失去這樣的貴婿,孫秀才因此有底氣對淑蘭不聞不問。
其次淑蘭任其所為: 淑蘭對孫秀才小心翼翼,不僅維護他的自尊,而且言聽計從。然而,孫秀才覺得她無趣,對她不滿的時候,淑蘭為了讓他開心,甚至不顧底線地為他張羅通房。這讓孫秀才越發看輕他們家,覺得付出再多也是理所應當。
最后不留一線的后果: 孫秀才母子將淑蘭的好說話當成理所當然,試探盛家的底線,導致在和離的事情上刁難淑蘭。他們已經習慣了高高在上,毫不顧忌地對待盛家,也使得盛家大房在風言風語中備受指責。
淑蘭的遭遇正是「得寸進尺效應」的典型例證。
她一開始滿足了孫秀才的小小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對盛家的要求越來越大,而這也是人性的一種表現。
或許淑蘭在初次面對孫秀才提出條件時拒絕,她的遭遇會有所不同。然而,她選擇了為了家庭和睦而不斷妥協,讓自己深陷泥淖。而淑蘭的人生轉機,也正隱藏在這段低谷之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