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豪莎士比亞,被譽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作品以深刻而著稱。
他一生共流傳下了37部戲劇,絕大部分是悲劇。
而在他僅有的幾部喜劇作品中,《威尼斯商人》被評為「最具諷刺意味的劇作」。
書中,青年巴薩尼奧為了追求心上人鮑西婭,向好友安東尼奧借錢。
因貨船尚未到港,安東尼奧便向猶太人夏洛克借債,并約定:
如未按期償還,就讓夏洛克割下自己一磅肉。
沒想到的是,幾天后傳來消息,他的貨船在海上全部遇難……
為了履行承諾,他將不得不割掉自己的肉。
故事由此開始,引發了一系列悲喜劇。
里面的每一個人,都背負著生活的重壓,但最終卻各自走向不同的命運終點。
他們的結局告訴我們:人這一生,最終幸與不幸,因果其實都藏在自身。
算計太多,最終摧毀的卻是自己
在劇中,猶太商人夏洛克,可謂是最大反派,長久以來飽受嘲諷與唾棄。
然而仔細考察他的人生軌跡,就會發現,他的命運其實早已注定。
作為猶太人,夏洛克在基督徒占據的威尼斯,一直受到歧視。
很多人經常在公眾場合嘲笑他、侮辱他,甚至故意阻斷他的商業之路,目的只有一個:看他的笑話,讓他破產。
面對著別人的欺侮,夏洛克懷恨在心,他放下狠話:
「你們已經把殘虐的手段交給我,我一定會照著你們的教訓實行,而且還要加倍敬奉!」
于是,他開始打壓比他弱小的人,到處放高利貸,讓很多人家破人亡。
當安東尼奧找他借錢時,他滿口答應,卻ㄅ丨迫對方簽下「割肉」條約。
那段時間海上天氣惡劣,經驗老道的夏洛克推測,商船不一定能順利返回,到時便能借機施加報復。
果不其然,幾天后,海上的商船全部觸礁。
夏洛克大喜,立馬便將安東尼奧告上法庭,要求執行契約要求。
當法官試圖進行調解時,他兇相畢露地說:
「我向他要求的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價買來的,它是屬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
夏洛克的刻毒算計與不依不饒,讓他在法庭上徹底失去了人心。
經過審議,法庭以謀害罪判決夏洛克敗訴,沒收了他一半財產,另一半賠償給安東尼奧。
夏洛克所有的心機與算計,沒想到最終變成困死自己的局,讓自己失去所有。
作家李思圓曾經說過:
你為人越算計,越容易栽跟頭。你越是給別人挖坑,你自己越是容易掉進坑。
當你有一根手指指著別人時,剩下的手指一定是指著自己。
你對別人的算計,最后都會返回到你的身上。
凡事不擇手段,機關算盡,只會將自己拖入深淵。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