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的穎妃巴林氏,從來沒把繼后如懿當回事,更別提交好了,只維持表面禮數而已。
如懿初次有孕時,為了顯示懷的是公主,特意愛吃辣,當時剛晉為嬪位的巴林氏在背后嘲笑——好容易懷上了孩子,不過是個公主,有什麼趣兒……可見她完全不把皇后當回事。
入宮幾十年,穎妃從未盛寵過,可也未失寵過,甚至從未挨過皇帝或太后一句重話,最后還混到了貴妃的位分,這固然是皇帝禮重蒙古,跟她知分寸懂進退的聰慧是分不開的。
一、穎妃不似意歡和如懿,顛來倒去只一個情字,皇帝大小老婆幾十個,和他去談情深幾許,腦子里得灌多少泥石流啊?
二、穎妃偶爾會任性,作一作,讓皇帝哄一哄疼一疼見好便收,不會像如懿意歡一樣鬧到劍拔弩張。她對皇帝的情感期望不高,也談不上失望,更無謂絕望,穎妃混后宮,主打一個自得其樂。
三、非常重要一點,穎妃不參與后宮派系爭斗。在后期皇后黨同令妃黨斗得不可開交時,穎妃領著一幫蒙古嬪妃安靜度日,絕不參與。這是明智之舉,后宮和前朝一樣,相對峙的兩股勢力之外,皇帝也需要第三股勢力來平衡,三足鼎立,才是一個穩字,因此皇帝格外厚待以穎妃為首的蒙古嬪妃。
穎妃始終懂得自己可以依仗什麼,她不惹事,卻絕不怕事。繼后如懿過世后,后宮魏嬿婉獨大,想奪回養在穎妃膝下的七公主璟妧,卻碰了一鼻子灰,還把太后得罪慘了。
穎妃這性子,屬于沒有主動攻擊性,但防御能力很強大。
后宮能得善終的嬪妃不多,穎妃算一個,甚至皇帝將穎妃的養女璟妧許嫁了穎妃的母族。穎妃養的女兒又嫁回娘家,親上加親,于穎妃,于她母族,都是極大的榮耀,穎妃在宮中亦更添尊貴。
后宮幾十年,穎妃從未拔過尖,但在從皇后到答應的后妃金字塔結構中,她不顯山不露水,安安穩穩從貴人升遷至貴妃,活到了嘉慶五年,足足七十歲,當時已算高壽。
而搏命廝殺了半輩子的如懿和魏嬿婉,都不過四十九歲即終,更早期的原配皇后富察瑯嬅,甚至沒有活到四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