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除夕夜里,甄嬛因為以生病為由避寵,便沒有出現在宮宴上,而是偷偷的跑到了倚梅園掛上了自己的剪紙小像,來為自己祈福,希望可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皇上和果郡王也不想在宮宴上多呆,也是不聲不響的來到了倚梅園,默默的思念純元皇后。
宮女余鶯兒因為沒背景沒地位,只能被派去倚梅園干活,存了一肚子怨氣。
后面的事情就很清楚了:余鶯兒因為偷聽了甄嬛的「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在蘇培盛找人的時候機智的對答了后半句詩,于是得以陪王伴駕,成為皇帝的枕邊人。
余鶯兒是個冒牌貨這件事,其實除夕夜在倚梅園的關鍵人物都知道了。
蘇培盛也知道,因此他在向皇帝推薦余鶯兒的時候,并沒有很肯定的說這個就是皇帝您要找的人,而是說這位宮女答對了下半句,交了差事。
蘇培盛可是個人精,他看余鶯兒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女子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一定能夠討得皇帝的歡心,只要皇上高興,哪里還會在乎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果郡王也曾出言提醒蘇培勝不要找錯了人,但是他仔細一想自己的皇兄能在當年那場奪嫡中殺出重圍,當上皇帝,絕對不是個簡單人,自己都能看出來的事情,難道還能瞞得過他嗎?那絕對不可能啊,也罷,自己也就不再多事了吧。
至于皇帝,他也許不是一個好丈夫,不是一個好男人,但是在治理國家上,他絕對是一把好手。
同樣的事兒,蘇培盛能看出來,果郡王能看出來,他怎麼就看不出來呢?
更何況當時只是留下小像并念了一句詩的女子,連面都沒見到,又能讓他惦記多久呢?只不過是這個女子,明知他是皇帝的情況下也不愿意出來,還把自己鞋襪都濕了拿出來做借口,吊足了他的胃口,讓他一時覺得新鮮,才非要找到這個人而已。
要說惦記,其實實在沒有多惦記。
可是余鶯兒卻能得到皇帝寵幸,天天陪著皇帝顛鸞倒鳳。
冒充甄嬛的身份背下來那句詩,只是一個引子而已。
一句話,皇帝寵幸她,封他為妙音娘子,是因為皇帝想這麼做,而不是因為她是誰。
02
那麼皇帝為什麼明知道余鶯兒是冒充的,還要寵幸她呢?這個真相扒開之后,其實挺惡心的。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皇帝是怎麼知道余鶯兒是假冒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