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最高形式的智慧。」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看到別人做了某件事,說了某句話,你就覺得對方是錯誤的,就想要去糾正一下。特別是和家里人相處的時候,希望家里人都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總是發現孩子犯錯誤,不聽話,然后自己也很生氣,覺得孩子太不爭氣了,以后也沒有太大出息。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就喜歡和別人「抬杠」,頂撞別人。看到別人被「頂撞」回去了,或者認輸了,你就開心了,因為你贏了。
不管任何時候,你努力去說服別人,讓別人意識到錯誤,改正錯誤,效果并不好,最后鬧得很不愉快,甚至反目成仇。
其實,成年人最好的修養,就是「看別人順眼」,懂得控制自己去糾正別人的想法,從來不和別人「抬杠」。
老祖宗告訴我們:「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看清楚了別人,但是你不妄加評論,或者一直保持沉默,你才是勝人一籌。
和低層次的人爭辯,你會顯得很沒有素質,你對窮的掉渣的人指指點點,你就是污濁了自己的眼睛,讓自己的心靈藏污納垢。聰明的人,往高處走,遠離那些「心窮」的人,不會不思進取。
和糾纏不清的人爭辯,你就會陷入「唇槍舌戰」的煩惱之中,別人說惡毒的話,未必你也能說得出口,要是你說了,你就是掉檔次,也是一個說不清的人。
對別人錯誤,橫加指責,你就破壞了自己的形象。本來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希望幫助別人,但是你說話的方式不對,導致別人不愿意接受,結果是適得其反。如果你說話的方式對了,但是別人不領情,還會覺得你是一個「沒安好心」的人,認為你是嫉妒他。
看到別人成功了,比你活得更加高級,你就會嫉妒 別人,甚至懷恨在心,認為別人是靠投機取巧成功的,并沒有真本事。
比方說,別人在台上演說,你就給別人丟鞋子,希望別人出洋相,結果別人并沒有出洋相,反而你被在場所有的人指責。
農村有句俗語:「十個手指不一樣齊。」手指有長短,人也有層次,你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更不要對別人很苛刻。允許別人有不一樣的活法,尊重別人的一言一行,你才是有修養的人。
你看不慣別人,總是對別人指指點點,其實是和別人「抬杠」。我的同事張曉柳,就是一個「杠精」,看到誰,都要說幾句,并且都是說不好的觀點。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