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原著中,明蘭與顧廷燁新婚,卻在婚后養成了賴床的習慣。
崔媽媽察覺到明蘭臉上的疲倦,暗知是顧廷燁搞的鬼。雖然她不好直接插嘴,但在回門時,她將情況告訴了房媽媽,希望老太太能有所妙計。
然而,老太太在聽了房媽媽的轉述后,也無法干涉私密的夫妻事務。面對明蘭疲倦的小臉,老太太心生憐惜,但只能委婉地詢問:姑爺,待你可好?明蘭回答說:「挺好的。」接著,祖孫倆交流了一些家常事,老太太也囑咐明蘭處理府中事務的注意事項,最后告訴她,夫妻相處不必刻意表現賢惠。
這段描寫中,祖母的教導蘊含了深刻的智慧。首先,她提醒明蘭不要將賢惠作為唯一的底牌。在古代,賢惠常常被視為好妻子的標準,但祖母認為這只是黃泥塑的菩薩、孔夫子的牌位,口頭上拜拜而已。如果一個女子只有賢惠,而沒有其他優點,那麼她可能在婚姻中陷入被動,甚至被人誤解。祖母舉例說明,像盛家大房的孫女品蘭,活潑開朗,雖然不賢惠,但過得很快樂,最終也會有人欣賞她的個性。
其次,祖母反對擺臭架子。她以小秦氏的女兒顧廷燦為例,顧廷燦因為總是擺出高姿態,拒絕欣賞丈夫的才華,最終導致婆家不待見她,甚至娘家也覺得是她的問題。
祖母認為,在婚姻中,應該靈活變通,有時候放下身段,撒嬌解決問題更為有效。她通過生動的例子告誡明蘭,不要過于堅持自己的立場,要學會溫柔地處理夫妻之間的矛盾。
最后,祖母強調女人要有看住的能耐。她提醒明蘭,男人是否花心是男人的事,女人需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培養自己的本事。
祖母以海氏為例,她是一個能夠看住丈夫的女人,雖然長柏原本是個特別專一的人,但海氏并沒有因此而松懈對自己的修煉。相反,她保持了獨立的能力,以備將來可能發生的變故。祖母的教導體現了在婚姻中保持靈活、溫柔、獨立的智慧,讓明蘭受益匪淺。
這段描寫中,祖母以深刻的生活哲理為明蘭指點迷津,使其在婚姻中更加從容和睿智。這種關于婚姻智慧的傳承,既有實際的教訓,也蘊含了對人性和婚姻的深刻洞察。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