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純元皇后是一個活在「傳說」中的人物。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分析過:從純元最喜歡的「紅梅」來看,她本真的性情應該是熱烈而有風骨的。
那麼,皇上愛純元,愛的究竟是什麼呢?
除了美貌與才藝之外,純元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皇上念念不忘?促使她最終走向死亡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
這些,我們似乎可以從甄嬛被禁足碎玉軒期間,皇上給純元寫信這件事中,窺探一二。
01、「這世間唯有你懂得朕,明白朕……」
我們來看下,皇上獨自在養心殿給故去的純元寫信的背景:
年羹堯倒台之后,皇上下令誅殺歌頌年羹堯、貶低皇上的汪景琪,不但要將他的首級懸掛菜口十年,而且,就連汪景琪的家眷、遠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牽連。
對于這件事,甄遠道和甄嬛的心思是一樣的,都不贊成皇上的所為,認為他手段過于凌厲,尤其是懸掛首級一事,嚇到的都是無辜百姓。
這一點,其實才是皇上借「純元故衣」來嚴懲甄嬛的內里不可言說的原因。
為什麼皇上對甄嬛的態度會那麼生氣?
第一、皇上認為:甄嬛對他不給以理解,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規勸他。
在甄嬛和甄遠道「光偉正」的人設面前,他一個帝王反倒顯得斤斤計較、小家子氣。
甄遠道和甄嬛的規勸之言,矮化了皇上的形象,也傷害了皇上的自尊心。
第二、無論是在對待汪景琪事件上,還是對待「錢名世詩集」上,甄嬛的態度和甄遠道的態度幾乎都是一致的。
對于多疑的皇上來說,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甄嬛和甄遠道互通消息,甄嬛的心,始終向著娘家,而是不是皇上!
出于這兩點,皇上借「純元故衣」嚴懲了甄嬛,在甄嬛禁足期間,皇上瘋狂地想念純元,還給純元寫信,說出:「宛宛,這世間唯有你懂得朕、明白朕」的話。
02、純元是如何「懂得、明白」皇上的?
既然皇上覺得甄嬛不理解自己,那麼,純元當年是如何「懂得、明白」皇上的呢?
通過之前文章的分析,我們幾乎可以明確:純元是在「九子奪嫡」的局勢日漸明朗的時候,被家人安排進王府做嫡福晉的。
這個當口,皇上所展現出的「鐵腕」手段要遠遠強于今日。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皇上沒有翻臉無情,連親兄弟都不放過的魄力,也不可能登上皇位。
當時的純元是怎麼表現的呢?
如果她像後來的甄嬛一樣勸皇上仁慈、得過且過,那皇上也定會覺得她不懂得、不明白自己。
因此,我們推測:純元應該是很贊成、很支持皇上使用雷霆手段來擺平周遭阻礙的。
而這「周遭阻礙」中,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十四阿哥!
他是皇上的親兄弟,也是當今太后、當年的德妃娘娘最疼愛的小兒子。
皇上要處置十四阿哥,德妃娘娘怎麼會袖手旁觀?
她一定會托人給純元和宜修帶話,讓她們規勸著皇上。
而當時的純元,恐怕不是沒能勸得了皇上,而是壓根沒勸!
也正因為純元不像甄嬛那樣,對皇上的決定持反對意見,進了王府之后,不聽從母家安排,所以,皇上才會覺得,純元是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對比之下,「菀菀類卿……亦除卻巫山非云也」。
純元的做法雖然得到了皇上的愛,但卻得罪了太后。
所以,太后臨終前對竹息說了,當年宜修謀害純元,她不是不知道;而竹息的話就更有意思了,她說:「太后您說過,純元性子太柔,不是正位中宮之人,唯有宜修……」
這一番對話,幾乎交代清楚了:宜修是在太后的放縱下,才毒害了純元的。
03、純元為什麼而死?
活在「傳說」中的純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槿汐說,她曾得過純元的照拂。
當時的槿汐,不過是一個剛入宮的下人,純元偶然進宮碰到了她。
純元幫槿汐,既不圖回報,也不為自我標榜。
從這一點上來看,純元本質應該是善良的。
那麼,善良的純元,為什麼看到皇上對親兄弟下狠手,不規勸呢?
這就涉及到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純元雖然進王府的時候,不是心甘情愿,而是為了完成家族使命。
但是,和皇上長期相處下來之后,兩人之間建立起了真摯的感情。
她是打心眼里理解皇上、心疼皇上。
當皇上的利益和母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她不惜脫離母家控制,也要站在皇上這一邊。
如果是這樣,純元的死就是真正的被陷害、被謀殺。
第二種可能:就像宜修事發的時候說的那樣:「你以為姐姐愛你很多嗎?」
純元從頭到尾都沒愛過皇上。
因為沒有愛,他做什麼、不做什麼,純元根本沒興趣去規勸。
但她同時也痛恨自己的命運,痛恨當時的德妃等人,籌謀著將她送到王府,成為實現家族利益最大化的一顆棋子。
因此,在王府的每一天,她強顏歡笑,卻度日如年。
當德妃讓純元規勸「胖橘」的時候,她故意不作為。
純元甚至想到了自己這樣「叛逆」的結果,但這種「當棋子」的日子,她早就不貪戀了。
如果事實真的如此,那純元的死,就是一場自盡。
無論純元是在哪種情況下死去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到底還是顧念了自己的家族和宜修,用一句遺言來保全了宜修半世風光與榮華。
那麼,在您的眼中,純元之死的真相又是怎樣的呢?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