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初稿完成后,路遙帶著稿子,在陜北轉了一圈,還去道觀抽了一次簽,簽曰:鶴鳴九霄。
他又帶著稿子去找弟弟,給弟弟念了一遍,念著念著,路遙淚流滿面。
他對弟弟說:
「弟弟,你想作品首先如此感動我,我相信他一定能感動上帝。」
這部作品出版后,有沒有感動上帝先不說,但確實感動了無數人,當年大街小巷都有一股《人生》熱,很多人都會從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命運給我們的所有選擇,暗中都已經標好了價格。
命運是什麼?就是它給你什麼,你無法拒絕,它要拿走什麼,你也無法反抗。
命運給高加林的底色,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淳樸老實的農民,一輩子都和土地打交道,長期的苦難生活讓他們謹小慎微。
辛辛苦苦供加林讀書,總算讓加林出人頭地了,高中畢業后,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成了村里的老師,總算不是只能種地的農民。
成為老師后,加林有時間讀書,學習,鉆研文學,還在報上發表了詩歌和文章,加林對生活充滿希望,幾年之后通過考試,他就會成為國家教師,拿著鐵飯碗,努力工作。
可是現在,一切都完了,他失去了教師的工作,被同村的某領導的兒子占去了,這讓高加林充滿憤怒,他認認真真工作,沒出什麼漏子,憑什麼一個剛剛高中畢業的人就能占了他的位置?
一家人在那暗戳戳的屋子里,抱怨命運的不公,高加林不甘心就這樣認命,他想去投訴,卻把父母嚇了一跳,在那老實巴交的父母的眼里,人家想讓他沒工作,他就沒工作了,這要是以后給他使使絆子,那生活就沒法過了。
不僅不讓高加林投訴,還要家里人對那搶了高加林飯碗的人要禮貌友好,不可表現出任何不滿,又讓高加林的母親把地里的茄子摘一筐給人送去,以示討好之意。
在父母的哀求下,高加林盡管憤怒,卻也只能作罷,但他還是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可是生活呀,還得繼續,看著年邁的父母每天那麼辛苦,自己怎能繼續消沉下去?
他決定拿起鋤頭,把生活拿起來,做一個農民。
可是從小就讀書的高加林,哪里會這樣的營生呢,他不要命似的用力,手破了流血,染紅了鋤頭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