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國迎帝使團從一開始就注定一路上不會那麼順利,原因很簡單,梧國朝中掌權的皇后蕭妍、監國丹陽王楊行健和丞相章崧三人其實都不希望梧帝楊行遠順利回國,楊行遠回不來丹陽王有機會即位,皇后有機會以太后之尊臨朝聽政,章崧也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權力。
但安國已經提出了迎回梧帝的條件,所以就算三人再怎麼不愿意也只能派出使團出使安國,否則就會被朝野和天下人質疑,不想派出使團但又不得不派,這才有了受到冷落的公主楊盈假扮成四皇子禮王和已經致仕的杜長史這樣奇特的組合。
這還不算,因為皇后、丹陽王和丞相三人各懷心思,他們對待使團的態度也不一樣,丹陽王是不想讓使團進入安國,所以他的手段就是截殺、搶走贖金和帶走禮王楊盈;皇后和丞相則是要迫使梧帝下昭傳位于未出生的皇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兩人肯定會派自己人藏身于使團之中,丞相章崧安插的人有可能是杜長史,皇后這邊很有可能是錢昭。
不僅如此,錢昭似乎還有另外的身份和目的,他隱藏得其實比杜長史還要深,為何這麼說呢?不妨來分析一下其中的一個細節和兩大破綻。
1.寧遠舟為了洗清六道堂天道兄弟的罪名不得已答應了章崧護送使團去安國的要求,不過他卻要求帶四個得力手下隨行,這四人分部是六道堂的校尉元祿、孫朗和于十三,以及已經從六道堂調到羽林軍的都尉錢昭。
這里有個細節值得特別留意,錢昭是最后一個被征召之人,在章崧和寧遠舟到來之前,皇后蕭妍單獨召見了錢昭,表面上是請對字畫頗有研究的錢昭幫忙鑒定一幅畫的真偽,但很顯然沒這麼簡單。
蕭妍對錢昭說是章崧和寧遠舟指明要用他,可見在章崧到來之前她已經知道錢昭是使團成員之一,所以蕭妍偏偏選在這個時候召見錢昭,鑒定字畫只是幌子,背后肯定另有原因。
錢昭是梧帝和皇后的侍衛長,梧帝出征之前要錢昭負責皇后的安全,可見錢昭絕對是皇后信得過之人,蕭妍曾對丹陽王說過她更想當臨朝聽政的太后,梧帝能不能回來她并不關心,所以蕭妍在這個時候召見錢昭,很有可能就是要他見到梧帝之后想辦法拿到傳位詔書。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