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情商高,就是會說話。
深入思考一番,就會發現,總是去吹捧人,順著別人的口氣去接話,是虛偽的表現。總得做點什麼,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態度,用真誠去打動別人,比說話更靠譜。
我們常常說:「日久見人心。」從來都沒有人說,話多見人心;只是「言多必失」罷了。
根據自己、社交的實際情況,調整相處的方式,處處給人「留一手」,關系順利,情商也體現出來了。
01
自己得勢時,給人留一條退路。
看過這樣一個觀點:當你在頂峰的時候,不要虧待了比你位置低的人,因為你下山的時候,還會遇到他們。
真的如此,一個人若是不給別人留退路,那麼自己也就沒有了退路。
《菜根譚》有云:「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就是非常狹小的路,你也要緊縮身體,讓別人經過,總不能一個人霸著,擺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人與人交往,畢竟不是打仗,是握手。
明朝末年,李自成振臂一呼,萬民跟隨,很快就建立了大順政權。
一些明朝的官員,也加入了李自成的隊伍,成為了左膀右臂。
謝陛、趙繼鼎等,給了李自成很多的資產,也出謀劃策。可是李自成得勢的時候,卻變本加厲地向他們剝奪。
一大批鄉紳,在大順政權下 變得窮困,忍無可忍,就揭竿而起了。
當李自成遭遇了清軍之后,忽然發現自己的「根基不穩」,從而節節敗退。
一大群人,一起行動,不是你擠壓我,我擠壓你,而是都能主動禮讓,把不寬的通道,容下更多的人,并且走得順暢。
當下,很多人犯了路怒癥,動不動就堵住別人,那就更不可取了。
你堵住別人的時候,只會激發別人的憤怒,從而形成對抗的局面。對抗的人多了,你和大家的情感關系,就磨滅了。
記住,努力發自己的光,但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越在高處,你越要關照低處的人。若你是官員,就擺正服務人們的姿態,不要氣勢凌人。
02
關系鬧翻時,給人留一分面子。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你友善。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讓你看得順眼。
每個人的三觀是不同的,別人沒有必要迎合你,你也無需總是唯唯諾諾。
也有一些關系,說翻臉就翻臉,鬧得很不愉快。
俗話說:「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真的,那些彼此得罪的人,指不定在哪一天,又一次見面了。你主動去化解矛盾,才不會那麼尷尬。
握手言和,是一個人應有的情商。
畫家齊白石,很長一段時間,靠賣畫來維持生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