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中的那些大俠們總是多情的,有時候甚至不與多個女子產生些許曖昧之情,都無法體現他們的魅力,至少金庸的筆下的那些俠客多半如此,尤其是被賦予了「主角」身份的俠客。
《倚天屠龍記》中,那張無忌就是個多情之人,哪怕到了原著最后一回,從明面上看他是選擇了與趙敏在一起,但金庸也說了,張無忌內心未定。
說是:「這四個姑娘,個個對他曾銘心刻骨地相愛,他只記得別人的好處,別人的缺點過失他全都忘記了。于是,每個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楊過、小龍女劇照)
相對而言,似乎《神雕俠侶》中的楊過更為專情,至少他最后只選擇了小龍女一人,還主動與其他女子斷絕了關系,但他最愛的女子,真的是小龍女嗎?
必須承認,「射雕三部曲」中,就故事性而言,《神雕俠侶》確實是相對較差的一部,甚至都不是因為另外兩部作品太出彩,而是因為《神雕俠侶》的故事存在硬傷,究其原因就在于其主線劇情幾乎都是圍繞「找姑姑」展開,給了讀者一種楊過和小龍女必須捆綁在一起的感覺。
事實上故事的結局也會給人這樣一種感受,龍楊二人是在分別了十六年后終于在絕情谷底重逢,那段劇情確實是給人一種「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確實是武俠故事該有的結局,可問題在于這樣的設定是否符合邏輯?
要知道當年的小龍女可是身中劇毒,命不久矣,否則她也不會選擇默默離開,所以小龍女原本理應是被毒死了。
(小龍女劇照)
退一步說,哪怕小龍女沒被毒死,她在萬念俱灰的情況下選擇跳下劇情谷,并留下了那騙人的「十六年之約」,不就是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嗎?而一個正常人跳下萬丈深淵豈有活命之理?哪怕谷底是個水潭,要知道超過一定高度,水潭與水泥地也沒什麼區別,一個人跳下去依舊會粉身碎骨。
你可能要說了,小龍女作為古墓派傳人,輕功極佳,這又回到前文提到的那個問題了,她跳崖就是求死,一個求死的人,還有什麼輕功?再說輕功是跳得高、跑得快,哪里能達到「緩落」的效果?
顯然于情于理,小龍女都不該「復活」,原著結局是給讀者一種強行圓滿之感,當然,金庸這麼寫的原因也很簡單,畢竟這是一部「情」字為主題的作品,男女主角理應要走到一起。
不過就算不談小龍女是不是應該死去,只看楊過對小龍女的感覺,其實他最愛的人也未必是小龍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