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哲學家叔本華的評價,世人褒貶不一。
德國哲學家文德爾班說:叔本華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王國維稱叔本華為「曠世之天才」。
但也有些人認為叔本華是一個極端悲觀主義者,不過是一個有才華的瘋子。
大概,所有偉人都會面臨這些爭議,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哲學家尼采在晚年時候,曾坦言叔本華是他第一位教育者,也是唯一一位。可見叔本華對尼采的影響非常重大。
尼采還特別寫了一首詩來讚揚叔本華:
他所做的已被擱置一邊,
他所生活過的與世長存,
你們看他啊!
他不曾做任何人的臣民。
叔本華的一生,自由且孤獨。
他一生不工作,一生不娶妻,依靠著父親的遺產過著無憂的生活。
但他對哲學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在30歲的時候,他發表了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
可這本書在當時無人問津。
叔本華這麼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直到63歲,叔本華才獲得聲譽,成為名人。在他最後十年的生命裡,他才得到了聲望。
莫泊桑說:叔本華是人世間出現過的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
在叔本華《人生的智慧》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很經典的人生哲學。
叔本華的哲學言論,總是打破人生對生活的幻想,常常一語中的,讓人陷入沉思。
1. 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別人的陰影裡,害怕別人的評價,在意別人的眼光,所以常常委曲求全,畏手畏腳,到生命的最後,也沒有活出真實的自我。
「別人的看法」猶如一座無形的牢籠,禁錮著人的思想和行動。
想要擁有更好的生活,第一步就是拋開別人的看法,遵從自己的內心。
2. 炫耀自己的才華,賣弄自己的精明,只不過是旁敲側擊地嘲笑別人的愚鈍和無能。
亦舒曾說: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擁有的一切,不會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有多少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取得一點小成績就滿世界炫耀的人,內心深處一定是自卑的,才迫切想得到別人的認同。
還有一種人,三句話不離自己,處處都要彰顯著自己的聰明,總想用旁人的平庸襯托出自己的「精明」。
其實也不過是內心空虛的表現。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