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觀看《知否》時,都能夠從中汲取新的啟發和智慧。反復品味這部作品后,我逐漸明白,明蘭之所以能在顧家立足不移,并非僅僅因為她知足常樂,更因為她精通運用迂回戰術。
懂得運用迂回戰術的人,通常不容易招致他人的反感,同時也能夠保持自己的中立。明蘭恰好是這類人,她很少直截了當地拒絕他人,而是善于婉轉應對,讓那些企圖為難她的人,最終束手無策。
當小秦氏提出要給顧二納妾時,明蘭并沒有直截拒絕,而是以丈夫的意愿來回應,暗示自己無法違背丈夫的決定。她明白,與一群長輩對抗沒有任何意義。
在無法通過間接方式拒絕時,明蘭選擇了妥協。她主動前去祠堂跪拜,這一舉動讓小秦氏感到意外,因為明蘭并沒有直接反駁,而是愿意承認錯誤。小秦氏這位外表溫和的婆母,自然不允許自己心目中的溫柔賢惠形象被明蘭顛覆。
她不得不親自前去祠堂,將明蘭請了出來。
明蘭,一個表面柔弱、善良的女子,為何如此強大?她的真正力量在于她精通運用迂回戰術。她不會直接駁斥,但卻能夠為自己爭取台階下。她善于變通,同時懂得攻擊對手的弱點,因此在面對挑戰時,總能巧妙地化解危機,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同樣,在圣德太后面前,明蘭同樣不拒絕,還間接給出了解決辦法。
當明蘭被封誥命后,她前去皇宮感恩。這時,圣德太后曲線提出給國舅爺、鄭將軍和顧廷燁納妾的問題。明蘭并非直接受牽連,但卻被卷入其中。
圣德太后原本的意圖并非圍繞明蘭,但明蘭智慧的應對令人佩服。當圣德太后提到要為身邊的宮女尋找去處時,明蘭機智地回應說,她最近也在為一樁婚事忙碌,顧廷燁的手下將士被派遠赴戍邊,無家室可歸。為了鞏固軍心,明蘭主動幫助那些愿意嫁人的宮女準備了嫁妝。
隨即,小沈氏迅速接話,提議讓太后底下的宮女與遠在戍邊的將士聯姻。這一創意既增加了士兵們的士氣,也解決了宮女們的婚嫁問題。如此一來,圣德太后不再需要強迫顧廷燁等人納妾。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