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這一輩子如癡夢一場,后悔也來不及了。只盼下輩子,嫁得尋常人家,相夫教子,也做一回賢德良善之人」。
最怕寒的人,最終卻逝于冰天雪地之中。
重溫《如懿傳》,再次同情起高晞月來。
看著高晞月在片片雪花中慢慢倒下,心中不免替她感到可惜。明明拿著一手好牌,為何她卻生生把她打壞了?
初見高晞月,她單純美好,沒有心機,即便他在進府的第一天就被冷落,她也樂得自在,照樣吃喝,從沒有把名分掛在心上。
若是她一直如此,也許就沒有她的悲劇發生。
高晞月的父親在朝廷是皇帝倚重的弘股之臣,她有背景,來皇帝身邊不久,她便被封為高貴妃。皇帝對她寵幸不已,她愛撒嬌,有點脾氣,但在皇帝看來,這恰巧是她的可愛與吸引人的地方。
然而,高晞月的脾氣,和太過信任人,又沒有主見的性格,最后卻害了她。
高晞月剛到皇帝身邊,就被皇后算計了,皇后怕她將來得寵,又擔心她生下皇子會不利于她。于是送了個鐲子給她。高晞月和如懿一人一個,這鐲子看似是皇后的賞賜,實際里面藏著避免高晞月懷孕的藥物。
按理說,高晞月雖怕寒,可說到底她年紀輕,又被皇帝寵愛,時常侍寢,應該是能懷孕的。
可偏偏她卻始終懷不了孩子,高晞月從來都沒有懷疑過,甚至還以為是自己身體不行。
高晞月最大的愚笨,便是對嘉妃的三言兩語始終很感冒。
她之所以最后成為皇后三人團里第一個被推出去的人物,跟她自身有很大關系。她明明拿著一手好牌,她可以在皇上面前撒嬌任性,可偏偏卻把自己置于宮斗的頂端,一手好牌被她自己打爛了。
如今再看《如懿傳》發現,高晞月其實挺冤的。
不是因為她沒有壞心,而是因為她明明沒有皇后,更沒有嘉妃那麼有心機,可她卻成為了她們的擋箭牌。
看到高晞月在風雪中倒下,我想說:有些女人天生容易被算計。
從來沒有防備心
在皇后的三人團里,高晞月起初是最單純的,她剛被入選時的第一個晚上,皇上都沒有來房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