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好看。但《射雕英雄傳》之前的故事,好像更好看。其中會涉及到的人物與事跡應是非常引人入勝的。
除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外,還有兩個人物和三個門派應該好好的表述一下。同時也要將《天龍八部》到《射雕英雄傳》之間的空白有一個良好的填補。
我們都知道《射雕英雄傳》創作在《天龍八部》之前,但后者的故事卻發生了前者之前,那麼就會有一個問題,若金庸想創作《射雕英雄傳》前傳,會不會將這個時間段中武林中出現的雙子星做為故事的雙主角呢?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命題,我們僅就此假設一下,《天龍八部》的故事發生在1094年前后,《射雕英雄傳》發生在1206年左右,這段時間的跨度大約有112年。
而《九陰真經》的原著者黃裳生卒時間在(1044-1130),也就是說在《天龍八部》時期,黃裳已經有50歲了,所以很難成為故事的主角了。
另外還有一個叫獨孤求敗的,因為他的事跡太過傳奇,江湖也只有他的傳說,但這個傳說也只能是小規模的,并沒有引起全天下武林的認知,不然「天地五絕」怎麼會對他只字未提呢?
不過就金庸《神雕三部曲》及《笑傲江湖》的描寫來看,獨孤求敗應屬宋朝人無疑,因為雕的壽命一般也就15-80年左右,就算楊過的大雕是神物,應該也不過百年吧,所以可以基本斷定,獨孤求敗應該是北宋早期的人物,就與黃裳在同時代。
既然黃裳與獨孤求敗都比《天龍八部》的故事略早,而且還想讓此二人成為故事主角,那麼應該將故事改為《天龍八部》前傳好像才更準確。
話說回來,如果把時間設定在《天龍八部》之前,那麼這個故事好像就更有看頭了,因為在那個時代,像無崖子、慕容龍城、段思平等高手都還在盛年,再加上黃裳的《九陰真經》和劍魔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這個江湖好像才更有精彩可言。
前面提過,除了黃裳和獨孤求敗兩個人物之外,金庸在《射雕英雄傳》里也漏寫了三個門派,其一為逍遙派,因為《天龍八部》到《射雕英雄傳》在約112年左右,像逍遙派那麼輝煌的門派怎麼會沒有留下一絲痕跡呢?
第二個門派就是少林派,少林派傳承千年而不衰,到了《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里,少林派應該不屬于大宋了,但卻也沒有看到少林派有一絲抗金的動作與事跡,這點對于少林派這種名門正派來說,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第三個門派就是明教,我們看《倚天屠龍記》時,就看到有歷代明教教主的存在,也就是說早在唐朝就已經有了明教,所以在《天龍八部》與《射雕英雄傳》里,我們根本沒有看到過一點關于明教的事跡,這個可能也不太對勁。
當然,回到我們最開始的主題,若金庸寫《射雕英雄傳》前傳,或者叫《天龍八部》前傳,當然是必須以黃裳與獨孤求敗為雙主角的前提之下,那麼對于少林派、逍遙派及明教也都能好好表現一下的話,那麼這部小說又怎麼會不暢銷呢?
至少講講少林派為何會在后期大金占領北宋國都時,他們為何會默默無聞。也可以講講逍遙派的先知們預測道門因佛僧執掌而沒落的預言,當然對于明教一直沒能露頭是因為江湖正道的全力打壓等,這些故事若再結合歷史的大事件,那麼肯定會非常有看頭的。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