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朋友說了這樣一句話:「真正能夠傷害到我們的,是身邊的親戚和朋友。」
不可否認,遠處的人,要傷害到你,也是鞭長莫及的,頂多是在網上扯幾句,無傷大雅。彼此一拉黑,就完事了。
現實生活中的人,傷害你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因而,借助一些機會,把身邊的關系變得很淡,堅持獨來獨往的人,就出現了。
有一種人,就是過年了,也不會去串門,親戚來拜訪也會推脫,淡漠得很。綜合來分析,就是帶著以下幾種心態,撐過新年。
01
討厭人情世故的心態,不去理會那些敷衍式的親情。
「初一兒,初二郎,初三初四走四方」,過年是要拜年的,串門變成了重要的習俗。
小時候,我去拜年,要去親戚家吃飯,還得住一晚。尤其是山里的親戚,太好客了,飯菜也太美味了。
也有一些同齡的玩伴,嬉鬧開了,就忘記了回家。
現如今,我們都長大了,空余時間不多,興許過年后馬上就要進入上班狀態。加上很多親戚都進城定居。一上午去幾個親戚家拜年,也是可以的。
提著禮物去親戚家做客,一杯茶都沒有喝完,就要去下一家了。
客套話,說得好,但是沒有人當真,也記不住。
似乎拜年變成了走流程,不管是長輩還是晚輩,都是敷衍。但是敷衍多了,也會疲于應付。
總有一些人,認為應付都是多余的,相見不如懷念。
02
懶得麻煩的心態,理想的過年是「你不來我家,我也不去你家」。
在城里,若是你的家里有很多客人來了,做飯、吃飯都是麻煩事情。辛苦不說,房間也狹小,容不下那麼多客人。
若是客人分批來,做飯好幾天,自己累得不行。
客人散了,你要搞衛生,耗費幾個小時。
也有孩子在客廳里鬧騰,把墻壁弄臟,把沙發翻個底朝天。
也許臥室都會很亂,讓你一整夜都睡得不安寧。
城里的家不是農家小院,沒有那種擺酒席的場面。
反過來看,你去別的親戚家,親戚也有類似的感受。
大人可能會約束自己,但是孩子就不一定了。
看到年邁的親戚,幫自己做飯,也于心不忍。
當然,我們也可以去酒店吃飯,可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有這個經濟實力。幾千的飯菜,也許就耗費了幾個月的儲蓄。
怕麻煩變成了很多中年人的生活態度,因此不走親戚,容易理解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